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常用拔罐法及其特点--火罐法
2011-04-19阅读:9196 学员编辑 收藏

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附于皮肤上的罐法,称为火罐法。火罐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罐同时使用。单独使用时称为单罐法,多罐同时使用时称为多罐法。采取单罐法还是多罐法一般由病变的范围来决定。

若病变范围比较小,或压痛点只有一点,即可用单罐法。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偏头痛可在太阳穴拔罐;牙痛在颊车穴拔罐;软组织扭挫伤在阿是穴拔罐;痈切开或自溃后在患部拔罐排脓等。

若病变范围比较大,或疼痛敏感点较多,可采取多罐法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吸拔数个乃至十数个火罐。如某一肌束劳损疼痛,可按照肌束的位置或形状吸拔多个火罐;如某脏腑或器官瘀血疼痛时,可按该脏器的解剖学位置对应的体表纵横并列吸拔多个火罐。

火罐法排气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施术部位和体位灵活运用。火罐排气法一般采用闪火法、投火法和贴棉法3种,其中闪火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投火法和贴棉法适用于侧位和横拔位。

(1)闪火法:用镊子夹酒精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一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需拔穴位上。操作时要注意蘸酒精不要太多,避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烫伤皮肤;火焰也不宜在罐内停留时间太长,以免罐具过热而烫伤皮肤。

(2)投火法:是指将点燃的小纸条或酒精棉球投入罐内,不等纸条烧完,迅速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纸条未燃的一段向下,可减少烫伤皮肤。此法适用于侧向横拔,不可移位,否则会因燃烧物下落而灼伤皮肤。

(3)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左右的棉花一块,不用太厚,略浸酒精,贴在罐内壁上中段或底部,点燃后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也多用于侧向横拔,同样不可蘸太多酒精,以免灼伤皮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