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通过大便辨疾病
2011-05-05阅读:9364 学员编辑 收藏

通过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可判断疾病,可以大致了解下患病位置或者疾病严重程度,那么如何通过大便判断疾病?以下从大便的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通过大便的形状判断疾病

球形硬便,见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排便无力。

细铅笔状便,多见于肛裂、痔、直肠癌。

扁平带状便,多见于食入矿物油,结肠紧张亢进,肠道狭窄。

粘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发炎时,如痢疾、急性血吸虫病、肠套叠、结肠炎、回肠炎。

粘液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肿瘤、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米泔样便,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

水样便,见于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染病。

胶冻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二、通过大便的颜色判断疾病

大便呈鲜红色,见于结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出血。

黑色大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柏油样),服用活性碳、铋、铁剂等。

灰白色大便(白陶土样),见于梗阻性黄疸、服用硫酸钡。

(暗)绿色大便,见于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服用甘汞、食大量含叶绿素的植物性食物等。

三、通过大便的味道判断疾病

恶臭味:粪便恶臭且呈碱性时,乃因未消化的蛋白质发生腐败所致。多见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溃烂等。

鱼腥臭味:见于阿米巴性肠炎。

酸臭味:当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食入肉类食品过多时,可产生大量靛基质、粪臭素,出现强烈的粪臭;多进食蔬菜时则臭味较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