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如不科学治疗,很容易造成疾病复发,影响孩子发育,特别是对孩子心肺功能影响很大,需要家长格外注意。所以,科学进行小儿肺炎治疗工作十分必要,同时,很多人也容易陷入以下五大治疗误区。
治疗小儿肺炎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以上即是小编小编为您总结的小儿肺炎治疗容易陷入的五大误区,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孩子得了肺炎,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面对此疾,家长尤其不要想当然,要彻底了解孩子病情,积极应对,不要陷入以上治疗误区。祝所有家长和孩子一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