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补阴的中药有哪些
2015-05-04阅读:931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补阴的中药有哪些?补阴,中医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那么补阴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补阴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补阴的中药有哪些

补阴,又称滋阴、养阴、育阴、益阴。补阴法常用于治疗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两目干涩,眩晕,耳鸣,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胃中灼热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天门冬、玉竹、女贞子、石斛、百合、旱莲草等。

1、沙参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肺阴虚之肺癌、消化道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2、麦冬

麦冬味甘气凉,质柔多汁,长于滋燥泽枯,养阴生津,善治肺胃虚热,且能清心除烦。用于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等病症。

3、玉竹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亦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心悸胸闷。

4、石斛

石斛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含有多量的粘液质,石斛碱等成分,能促进胃液分,助消化,还能解热镇痛。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淡,功能益胃生津,养阴清热,适用于腰膝酸软,虚热不退,舌干口渴,男子精少等症。

补阴的中药有哪些

5、女贞子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苦,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日,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两目昏糊,视力减退等。若脾胃虚寒,泄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6、山萸肉

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实,与枸杞子熟地等滋补肾阴药物一起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补肾阳药膳,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有较好疗效。

中医主为,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要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7、沙参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止咳,养胃土津,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劳嗽咯血及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一般说北沙参养阴作用强,而有沙参清肺祛痰作用好。

8、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其功效为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治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

9、百合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10、旱莲草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又叫“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主治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以上都为补阴的中药,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看,但也不能多补哦,小心阴阳失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