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禁忌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空腹,空腹的禁忌
2017-09-22阅读:9644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空腹不要吃什么水果
二、空腹不能吃的的食物
三、适当空腹的好处

空腹不要吃什么水果

人在饥饿时,肚子里空空荡荡,看到什么都是先吃了再说,但你可知道有些食物空腹是不能食用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空腹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

1、西红柿

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发生反应,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出口幽门堵塞,使胃里的压力升高,造成急性胃扩张而使人感到胃胀痛。

空腹不要吃什么水果

2、柿子

最好不吃没熟的柿子,吃过量也会有腹痛或是反胃的不适状况发生。空腹时胃中含有大量胃酸,它易与柿子中所含的柿胶酚、胶质、果胶和可溶性收敛剂等反应生成胃柿石症,引起心口痛、恶心、呕吐、胃扩张、胃溃疡,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疾患。

3、香蕉

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时大量吃香蕉,会使血液中含镁量骤然升高,造成人体血液内镁、钙的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健康。

空腹不要吃什么水果

4、黑枣

含有大量果胶和鞣酸,易和人体内胃酸结合,出现胃内硬块。特别不能在睡前过多食用,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5、桔子

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时吃桔子,会刺激胃粘膜,导致胃酸增加,使脾胃满闷、泛酸。

7、菠萝

内含的蛋白分解酵素相当强,如果餐前吃,很容易造成胃壁受伤。菠萝最好能泡一下淡盐水,吃太多嘴唇及舌头会发痒过敏,过食会让胃酸过多也会让人觉得恶心。

8、山楂

味酸,具有行气消食作用,但若在空腹时食用,不仅耗气,而且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胃病。

空腹不能吃的的食物

1、酸奶

空腹食用这种食物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伤害,只是无益而已。要知道酸奶的价值就在于它含有的乳酸菌,而空腹饮用酸奶会使有益菌遭遇胃液的酸性环境,不能被很好地吸收消化。饭后2小时或晚上睡觉前饮用酸奶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2、甜食

喜欢早晨喝茶或咖啡加糖,还要就着各类甜食吃的人应该摒弃掉这种习惯。应该将这一餐移到早午加餐的时间。空腹吃糖影响胰腺分泌出足量的胰岛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而且空腹吃甜食会打破体内的酸碱平衡,还容易诱发眼部疾病。

3、生蔬菜

基本上所有蔬菜中都含酸,会刺激胃黏膜,经常空腹食用生蔬菜沙拉会引发胃炎、十二指肠炎,甚至会导致胃溃疡。不宜空腹食用的蔬菜有黄瓜、西红柿、保加利亚辣椒和圆白菜等。午晚餐时间食用生蔬菜最佳,因为只有这时食用蔬菜才对身体有益。

4、大蒜

可能很多人都喜欢早晨吃大蒜。但调查人员研究表明空腹食用大蒜刺激胃黏膜,而且会加重胆囊的负担。更有甚者会口臭整整一天。

适当空腹的好处

1、可能延长寿命。据说人的一生大约能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现代人的饮食摄入总热量大多是超标的,规律性地少吃一顿(一周一次或2次),或者每月拿出一天来断食,长远看有助于减少总能量的摄入,又不会因营养不良影响到身体健康。

2、消化系统得到休息和调整,利于废物排出。人的肠胃太累了,通常是这顿没有消化完,下一顿食物已经涌进来,常年超负荷地运转势必会导致肠胃功能的下降。偶尔空空肚子,让体内一些陈年的垃圾清理出来。

3、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人在饥饿状态下会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它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生长,因而能增高。人体一旦缺乏生长激素就导致生长停滞。

4、提高基础代谢代谢。基础代谢率是身体静息时维持心跳、呼吸、体温等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热量,我们都知道,早上起来进食不容易胖,主要因为早晨代谢率高,这可是经过了一夜近12小时的禁食的。当然,早上多吃了有一天的时间可以消耗掉也是早上吃好不容易发胖的原因。

5、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综合症。最新的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周期性的禁食有益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禁食不仅降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还能显着改变血液胆固醇水平。周期性禁食有可能有一天被纳入预防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