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两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但是因为家长无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导致孩子无法很好地接受两方面的教育。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普遍性、权威性、连续性的特点。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特点包括: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系统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好孩子不单靠学校,还必须有家庭教育这一环,少了这一环。便是教育的极大块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现在家长对家庭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智力、品德和个性心理只是学校的事。“要不然耍学校干吗?‘不少人振振有词地说。还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就应当将教育的责任全归学校了,家长只负责供给就行了。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是完全错误的。
婴儿一生小来之后,最初面临的一个世界就是这个家庭。一个孩子,他的生活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是示范,都是诱导。这种建立在父母血缘关系上的养育和教导,渗透粉远比师生之间的爱来得自然亲近和持久的情爱。而这种面对面的个别教育万,比正规学校的集体教育,更容易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也更容易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所接受,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有其天然的合理性。
早期家庭教育正是处在孩子的智力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通过了家庭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智力,也是此后接受学校教育的前提。若人在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110-101,那么孩子在4岁时已具备了其中的50%,4-1岁期间获得30%,而8-17岁这一阶段只增加了20%。可见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耍性。因此。可以说在学龄阶段,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到了学龄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成了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家庭教育则起着调整的作用。所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对学业后进学生的’补差‘和对智力超常学生的”超前教育“,在家庭中进行要比在学校中进行效果更好。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莫基工程,只要家长善于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条件。只要教育得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显示出智慧的光彩。大凡才智出众的人,追溯其成长过程,一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孩子是家长们不可以推卸的一个责任,在家长的所有教育中,都将会对孩子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我们或许觉察不到的影晌,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任何一方都不应该被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