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男孩如何学说话更有效呢?通常情况下男孩子都是比女孩子说话晚一点的,这不是智力或者其他什么生理因素造成的。那么男孩如何学说话更有效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男孩如何学说话更有效。
生活在语言中,语言在生活里,培养孩子说话,并不是想上课一样,坐在那里学,就讲得极端一点,根本就不用去锻炼。在大环境下自然就学会了。
孩子最初可能不会说话,但是并不代表他听不懂说话,通过经常的与他的讲话,让他慢慢熟悉这样一个有语言的环境,即使他就真的是听不懂的话,这听力就更必须了。比如每天早上起床说:“宝宝醒了,早上好”,“宝宝饿了,要吃奶了”,“你好,妈妈回来了”。这些习惯一直保持下去,语言什么的都是浮云。
慢慢的孩子也会养成说话的习惯,起初妈妈有点自言自语的嫌疑,但是只要孩子一开口说话时侯,就有交流了。“妈妈上班了,妈妈再见”“谁回来了?妈妈回来了”。他正等着你跟他打招呼呢!
孩子学习某一种东西最原始的动力就是兴趣,孩子做成某件事经常得不到肯定,必然会影响到兴趣。孩子和大人一样,最大的乐趣是成功感。这也是为什么追求鼓励教育的原因吧。
学语言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虽然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是最好的,但是这毕竟只是在基本交流中,若是在为以后想想的话,让孩子提前接触点别的东西也未尝不可,比如儿歌,诗词等等,同时还可以选择比较好的教材拼音什么的,在捎带手的开发点智力就更好了。
男宝宝学说话的有效方案
儿子1岁9个月了,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叽哩哇啦说个不停,我们戏称为“小语种”。别看他说的是“小语种”,在我们看来,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可是智力发育的关键呢。
语言在生活中,生活在语言里
对于那样的一个小人来说,你可不要指望在一间固定的教室里教他,生活就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大教室。
儿子6个月以前,虽然他不能和我们说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他说话。每天早上起床我会看着他的小脸说:宝宝醒了,早上好!他饿了,我就一边喂奶一边说:宝宝饿了,要吃奶了。每次我们从外面进来都要和他打招呼:你好,妈妈回来了。这些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对他学习语言和与人沟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每天早上我一拎起书包他就会说:妈妈上班了,妈妈再见!有时他一听到开门声就自问自答:谁回来了?妈妈回来了。我推开门,见他正冲着门微笑—这会儿轮到他和我们打招呼了。
有朋友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怎么我的孩子不会说话?我说,从孩子和我开始交流的第一个眼神起,我就乐于做这种沟通,他的每一点新的进步都不会错过我的表扬。要知道,孩子和大人一样,最大的乐趣是成功感。比如他很爱提问,“小汽车哪去了”,“这是什么玩(意)儿”。每当这时,我就首先诱导他自己先去寻找或思考,一旦他说对了答案,我就会及时夸奖他:宝宝真棒!宝宝说得对!还是自己想办法好!
另外,我发现小孩子很喜欢压韵顺口的诗歌和歌词,而且那些韵律美的句子对他学习语言很有帮助。所以,我们经常在游戏和生活中用压韵的语言自编儿歌。当他看到油烟机时我就说:油烟机,呼呼叫,煤气浊烟都排掉。他拿着一辆赛车,奶奶就说:赛车模样长得怪,轮子高高个子矮。他和爷爷拍手,爷爷就说:你拍一,我拍一,天天穿件新花衣…… 开启智慧,善假于物
学语言时,磁带、图书、电视广播这些学习媒体是必不可少的。
在他1周岁生日那天我给他买了他的专用磁带《一岁听故事》和《一岁说儿歌》。听着小朋友那稚嫩的歌声,他十分专注,完全能理解的样子,就是听到英文歌曲也是一样。很快那十几首儿歌就像种子一样种在了他的记忆中,看到什么他就会很贴切地“学以致用”。比如,看到书上的兔子,他就说: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我在洗衣,他就说:妈妈洗衣,我来帮忙,妈妈倒水,我把门敞,妈妈累了,送块糖……你说,哪个妈妈在这个时候还会累呢?
儿子有几十本书,婴儿画报、看图识字、甚至还有唐诗。但是我们并不强迫他看,而是把看书当成日常游戏的一部分,培养一种习惯。就在不经意间,他已经能背诵唐诗五六首了。
有一位幼教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你不用担心几天前孩子背过的一首诗几天后就忘掉了。背过本身是重要的,这个过程会像刻刀划过需要雕饰的物件一样,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痕迹。在生命发展的早期,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当所有的东西退去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完美的物质结构的大脑。只要你相信他能做到,他就做到了。只要你像相信一个大人那样相信孩子,孩子能让你看到的就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