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你了解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吗?如何帮宝宝开发语言能力,有的妈妈甚至在宝宝还不会讲话时,就买各种认字书教宝宝识字。下面小编为您解答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
其实开发宝宝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有阶段过程,也需要像学步经历一样。儿童的语言发展是整个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语言发展中,儿童的交流、沟通能力,抽象能力和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等都很重要。一般把儿童语言能力作为评价儿童智力的一个指标,尤其是衡量儿童言语智力的发展。那么,宝宝语言学习要经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1、首先让宝宝学听话
接受信息从听开始,宝宝出生后,每天听到父母和家人形形式式的语音、句子,虽然他还没有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本领,慢慢的就能辨别出不同声音的差异,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家长可以在这个学听话阶段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如在吃奶、换尿布、睡觉或抱起来的时候,妈妈常常叫唤宝宝的名字,将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告诉宝宝,不管宝宝是否明白,主要目的是让宝宝小脑袋中有语言概念,并能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逐渐建立语言的基础,为宝宝未来的语言发展打下基础。
2、其次让宝宝学说话
表达信息从说开始,随宝宝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宝宝开始咿咿呀呀的开口说话,先后发出单音、双音,慢慢地会说简单语句、复杂语句。如“妈妈奶奶”、“爸爸抱”、“吃包包”“我要喝水”等。这时爸妈以及家人多与宝宝交谈,注意和宝宝说话的方式,说话要清晰、完整、规范、缓慢,以免不良习惯影响宝宝语言的发展。有时间多给宝宝朗读,或反复读唱儿歌,帮助增加宝宝学习和使用各种语言表达的机会。
3、让宝宝学认字
接受信息从认识学起,宝宝成长过程,每日接触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字。这时要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和意识,多给些书本让宝宝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告诉宝宝,书上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书中的关键字和词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事情,帮助宝宝注意字的形状,当宝宝主动问起字、词的时候,要耐心地解释。
4、让宝宝学写字
表达信息另一阶段是学写字,开始让宝宝从简单笔划的字写起,教宝宝小手正确握笔,一笔一划地写,练习单个字,然后词组,句子,逐渐到写一段的文字,甚至是一篇文章。
另外,家长应注意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样重要,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很强的,对于很长的故事中很复杂的情节,他都能理解。对于在故事中很隐喻的情节,或很复杂的逻辑关系都能理解,那就说明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强。与此同时口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同样重要,建议一般的家庭教宝宝不要单纯学习书面语言,培养宝宝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关键的。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感知和理解语音和符号的过程。有声言语是以说话人所发出的和听话人所听到的声音作为物质形式而存在的。所以对口头言语的感知与语音的辨词作用有关。研究语音的感知问题,必须对作为刺激物的语音进行分析研究。在言语知觉中,讲话者声波的频率、振幅、和谐及持续上虽可经受广泛的变化,但总的声波的基本模式仍然保持不变。只要保持特定的组织结构,就可以理解这声波所说的意思。这种对模式的依赖性,部分地反映了在言语知觉中把分离的刺激组织起来的普遍倾向。
儿童是在口头言语发展的基础之上获得书面言语的(见阅读心理)。言语的理解是在感知言语的物质外壳(语音和字形)的基础上,凭借人的过去经验,通过思维而掌握语义的过程。
对词的感知主要是对词的音和形的把握,而对词的理解则是对词义的把握。但是词音或词形与词义通常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单独的词常有几种意义;对其理解的深度也会因人而异。对词的理解,是指对它的某一具体含义的理解。人要对词在言语中所处的位置,它的语法属性,它与其他词的关系,以及言语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活动,然后才能准确地确定它的意义。同时,即使是同一个词在同一的言语环境中,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它还与不同的意义概括系统相联系。例如,“艰辛”一词,虽然儿童与成人都可能大致知道它的含义,但是对一个初知世事的少年和对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它的含义及其被理解的深度会有很大的不同。
对句子的理解比对词的理解更为复杂。词序、重音和语调等都是语法或语义表达的手段。在汉语中,这些成分都影响对句子的理解。词序颠倒会引起句子意义的改变;重音位置的变动,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语调的不同,听话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对言语的理解主要是对它所表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对它所表述的情感的理解。此外,对句子的理解还与句子所处的语义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句子的上下文所提示的内容,仿佛以某种方式限制着听者或读者所能接受到的词意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理解的方向和深度。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而是互相交织、协同作用的。毫无疑问,正确的理解必须以对语音或词形的清晰感知为前提,但是对言语的理解也反转来制约着对言语的感知,人们之所以能辨别偏离标准的语音,是理解过程参与的明证。在书面言语的感知中,无论词形辨认或阅读速度,都无不受理解因素的制约。人们能在印刷品中正确地发现和判断漏印或错印的个别字或词,就表现出思维过程对感知过程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