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方法
2016-03-22阅读:934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世界的心理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_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方法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增长见识,积累词汇。说话和写话要口言之有物,,要能反映现实生活,这就必须重视语言文字同广泛观察生活相联系。我们知道,广泛地观察生活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生活才有语言。如果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写出的文章必然使人感到空洞乏味,收效甚微。

因此,家长应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春天游园,夏天看海,秋天赏菊,冬天观雪,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较多的观察机会。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孩子观察时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时,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孩子们正是通过大脑两半球兴趣、抑制的交替,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语言而不致于感到疲劳。

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学会观察呢?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孩子接触了实际生活,但仍写不具体,即使几十个孩子同时观察一个对象,而写出来的文章也千差万别。原因何在呢?一是儿童观察能力不同。由于小学儿童感知上的片面性、表面性,知觉不精细,注意不稳定二尽管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他们却往往熟视无睹,感到周围的人和事平淡无奇,没什么好写的;二是由于从观察到表达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观察得来的材料必须经过头脑加工、整理、取舍,并考虑如何立意,最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取材—构思—立意—成文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激发孩子观察的热情,而且要教会孩子善于观察,掌握观察方法,使观察与语言表达相结合,不断提高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1、观察时要抓住主题(重点),才能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明确。比如,要描写班里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学,那么就要对这位同学的外貌、言语和动作进行观察,寻找能反映这个同学个性特征的典型事例。

2、观察要有次序,才能使思维表达有条理。比如带孩子去商店,首先要求他们看正面的货架上有什么商品;然后,再从左向右看柜台上都有什么商品:最后看售货员是怎样为顾客服务的以及顾客的反映。

3、观察要细致,形成清晰的形象,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比如,让孩子写摆在家里的一件玩具,一位孩子是这样写的:“在我过生日的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小白兔存钱盒,我可喜爱它了,我把它放在桌子上,每天下学后都去看看它。雪白的身躯,一动不动地卧在那里,竖着两只细长的尖耳朵,好象在倾听着什么,小纽扣似的红眼睛凝视着前方,鼻梁上还有个小红点呢!拿起来一摇,里面发出“叮当,叮当“悦耳的响声。”事实说明,观察细致,才能使外在景物在头脑中形成生动鲜明的表象,进而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的好文章。

4、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描写生动有趣。既要注意静态,又要注意动态,要注意共同、相似点。更要注意不同点。比如,写白鹅,就要抓住它拨波轻游、尽情嬉水的优美的“特写镜头”。写猴子,就要突出它活泼灵敏、顽皮淘气的动作特点。而写孔雀与鸳鸯,就要写出雄性羽毛比雌性丰满而美丽的特点。

总之,要引导孩子把“观”和“思”结合起来,对周围的人和事处处关心、事事留意,学会从平凡的小事中捕捉到有意义的东西,从具体事物中发现深刻的道理,从熟悉的东西中发现叮新奇”,从已知中寻找未知的因素,这样经过反复观察,定会得到新的启示。

二、教育孩子的有关禁忌

1、忽视与孩子沟通

孩子自二岁起,即存在思想意识。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最初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不成熟的看法,然后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无理训斥,或是打骂。若家长蛮不讲理,孩子会感到委曲,继之产生对立情绪。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2、自己不称职

孩子的一举一动,大多是从模仿开始的。有的家长爱抽烟,孩子常常会昂起头,欣赏爸爸吞云吐雾。有的爸爸还会冲着孩子的脸,吐出一团浓烟,直呛得孩子透不过气来。在青少年中,过早的吸烟者,常常由此而来的。这是值得当今作爸爸者深思的。

3、家庭教育缺乏统一口径

一个家庭里,孩子受到家长的喜爱。但孩子提出的要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爸爸否定的事情,却受到妈妈和奶奶的肯定和赞许。这种情况常常会使孩子心理上无所适从。倒底听奶奶的,还是听爸爸的。同时也会让孩子形成犹豫、任性等不良性格。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