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融化孩子的冷漠心理
2015-03-18阅读:11254 学员编辑 收藏

案例:

5岁的果果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她能歌善舞,会背不少唐诗,深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美中不足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果果对身边的事情显得越来越漠不关心,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她不爱帮助别人,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见了长辈爱理不理,有时甚至对爸爸妈妈也显得过于冷漠。一天下午,果果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发现妈妈正躺在床上,饭桌上只摆着稀饭和馒头,她便噘着嘴走过去摇着妈妈的手臂说:“妈妈,我不吃馒头,我要吃炸鸡腿!”妈妈告诉她:“宝贝,妈妈病了,爸爸还在出差,晚饭你先将就吃点,明天妈妈再给你做好吃的,行吗?”果果不依不饶地哭闹起来,直到妈妈强打起精神下床去买了炸鸡腿才罢休。事后,果果妈感慨万千,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千般宠爱的孩子,竟然对病中的妈妈如此冷漠,表现不出丝毫的关心。

点 评:

现在不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因此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形成冷漠心理,对公共事务不热心,对小动物没有爱心,对亲人不关心……冷漠心理不仅是孩子日后人际交往的障碍,也妨碍其情感的健康发展,如果听之任之,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留下莫大的遗憾。要防止冷漠心理的滋生和发展,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认识冷漠的根源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地其实原本是热情、善良的,他们之所以变得冷漠,往往是由于受到成人或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孩子冷漠的根源。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务必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热情待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平日里和孩子一起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电视剧,在融洽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孩子热情、善良的品质。冷漠心理失去了滋生的土壤,自然无从萌芽。

●投身社会公益活动

要让孩子有一颗热情的心,就应该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观看赈灾义演,参加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款,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为学校和班级捐献书本或盆花,把零花钱和图书捐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参与张贴公益广告、标语,义务宣传公益知识……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这些活动,感受公益活动的意义,唤醒孩子内心热情的一面。

●强化爱心行为

孩子在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爱心行为,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孩子扶起摔倒的小伙伴、为迷路的老人指点路线、为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热茶、把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时,家长都要热情地给予肯定,在强化爱心行为的同时,遏制冷漠心理的滋生。

●学会设身处地

要想让孩子真正关心、体贴他人,就必须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游戏,让孩子体验相关角色的内心感受,认识到他人也渴望得到关心和帮助,进而改变冷漠态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