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减压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抑郁症,抑郁症自杀,自杀
2016-10-12阅读:1030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为什么抑郁症要轻生
1. 得了抑郁症为什么都想自杀
2. 自杀是抑郁症的恶性症状
3. 抑郁症患者准备轻生的5个征兆
二、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1. 抑郁症的前兆症状
2.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三、抑郁症患者如何治疗
1. 药物治疗抑郁症
2. 日常治疗抑郁症

为什么抑郁症要轻生

1、得了抑郁症为什么都想自杀

郁症患者躯体疼痛、快感缺失、悲观绝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情感的丧失。当病程再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就是患者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

据相关资料统计,三分之二的忧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而大约百分之十的忧郁症病患会自杀成功。这是因为一旦忧郁到一个程度,对“死”的意念,会想得愈来愈多,再进一步就会想到自杀及自杀的方法。此外,身体疾病以及其它如鳏寡独居、经济困难或失业等因素也会增加自杀危险性。

2、自杀是抑郁症的恶性症状

自杀是抑郁症的恶性症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现自杀观念: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

第二阶段是自杀企图:开始计划死亡方式,是服药、溺水、上吊还是跳楼等;

第三阶段是自杀行为:履行自己的自杀计划。

因此如果发现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就要及时带他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常常可以避免发生可怕的后果。病人有明显的自杀倾向时,光靠心理安慰和劝说是不够的,积极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3、抑郁症患者准备轻生的5个征兆

失眠非常严重、经常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吃不下饭,体重下降的很厉害。往往会陷入莫名其妙的感伤之中。

会感觉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会做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动作。

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避免跟他人接触,也不主动和自己身边的任何人接触。

自己的自杀计划已经蓄意了很久,她会跟自己最亲密的人表现出非常留恋的情绪,此时已经离他计划自杀的时间很近。

有时侯,有些抑郁症的患者自杀前会表现出焦虑和狂躁的情绪,经常地哭泣、留恋身边的人和事。

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1、抑郁症的前兆症状

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2、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感到自己无用、无助或绝望,认为生活毫无价值;或感到自己的疾病无法好转,对治疗和康复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绝望,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连累了家人,甚至厌世、不愿活下去,产生自杀观念。

兴趣缺乏:对以前的各种业余爱好和文体活动如下棋、打牌、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均缺乏兴趣,或不愿见人,不愿讲话,对任何事物不论好坏都缺乏兴趣。

乐趣丧失:或快感缺失,无法从家庭、工作或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抑郁症患者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抑郁症

用抗抑郁剂时必须要达到治疗量,否则治疗效果不好,还可能拖延病情。

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所以近年来国际上公认的抗抑郁药的疗程一般分为三期,即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维持治疗期。以首次发病为例,三期的时间分别为:6—8周、4—5个月、6个月—1年;如果是抑郁症复发,则用药时间还要延长。

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要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来选择,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治疗抑郁症过程中还要关注病人的配合程度,坚持治疗的足剂量、足疗程,才能获得抑郁症治疗的最佳效果。

2、日常治疗抑郁症

多到室外运动。抑郁患者不要每天都呆在屋里,多到室外走走,感受下室外新鲜的空气,放松自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跑跑步,打打球。

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心理有苦要学会找人倾诉,将自己心理的不快合理的宣泄出去,这对于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睡前饮食适度,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上一篇:抑郁症,抑郁 下一篇:办公室恋情,恋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