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关系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微妙复杂,在心理指导行为的同时,身体的变化也同样会反作用于你的心灵,而这种常被我们忽视的反作用,能够提供给我们最简单的快乐…
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在探究笑容对人们心态的影响,经常保持笑容的人能否获取更多的快乐?现在已经知道的好消息是,笑能够缓解疼痛,放松心情,增强免疫力,让整个人处于舒服的氛围里。
让人感到庆幸的是,笑这件事情,谁都会,无成本。所以我们想告诉大家:笑,不仅是开心结果,还能够成为快乐的原因。
笑容可预测婚姻是否成功
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照片中的笑容可以“预测”未来婚姻是否成功。科学家们调查了1200多名年龄在21岁至87岁之间的志愿者。研究者研究了志愿者们大学时候的相册,根据嘴角的提升度和眼角周围的皱纹多少,把志愿者的笑容强度划分为10个等级。
与婚姻状况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笑得最“开”的10%的志愿者中无人离婚,最不爱笑的10%的志愿者中,近25%有离婚经历。该研究的其他实验也证明:拍照时“不苟言笑”的人婚姻破裂可能性比喜欢笑的人多5倍。
研究者马修•赫滕施泰因说:“笑容意味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喜欢开怀大笑的人容易吸引‘同类’。两个同样开朗和乐观的人生活在一起,婚姻质量可能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让你拥有好心情的“发笑计划”
第一步:注意你此刻的感觉。如果你正在发愁或无精打采,那么注意你的心情,你的精力,以及你身体的感觉。什么也不要改变。就保持这个样子。
第二步:开始微笑(如果有必要,就假装)60秒。卷起你的嘴唇并且发出笑声。如果感觉以你目前的状态真的不能发出笑声,那么就看些搞笑的视频吧。
第三步:通过自身或观看喜剧片段进行60秒的微笑后,重新评估你的感觉。注意你的情绪,身体,姿势,面部肌肉和精力水平。你将可能会感觉轻松点,使面部,颈部和肩部肌肉更加放松,缓解许多内在的压力和紧张,并且从担忧的想法中解脱出来。
在中医里认为,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就会爱笑,而且笑得很爽朗。冬季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还可以增进减肥哦!无论天气多么寒冷,天色如何黑暗,大胆的笑吧。
小编导读:攀比与炫耀的爱恨情仇在大街上见到不少男人拖着一位花枝招展的女友,一般情况下这些男士会把她往人堆里拖,好让更多人见到自己女友的美貌,从而向自己投来羡慕的眼光。
更有甚者,如果你坐在路边喝咖啡,一对情侣经过眼前,那位男士会向你投来一个胜利的眼神,看上去春风得意。但万一自己女友的外表质量不过关,炫耀行为受到众人唾弃,两个人就会陷入一种怀疑与自我怀疑的境地。
有些人度过热恋期后很快就转入攀比期,在这一时期里,无论是看什么都觉得要与之一比,今天旧同学聚会,同学带来的女孩子没自己好看,乐一整天,明天好朋友带自家妹妹出来玩,发现对方唇红齿白美丽大方,愁大半天,心情随着攀比对象的改变而做着俯卧撑。
经过热恋期的轰轰烈烈之后,就应该保持好平稳的心理,既然选择了对方,就应该多看到对方的优点,人无完人,对伴侣的要求得寸进尺往往不能让对方变得更好、更符合自己的标准,而是把对方逼上绝路、退无可退,只能毅然挥刀斩情根,最后落得分手散伙的下场,让人无限唏嘘。
“买菜心理”带来的失落会引发全方位的溃败,心情不好、暴饮暴食、烧钱发泄等等负面行为,十分无谓。感情上的攀比更甚,男女朋友本来是人有我有,但偏偏要让自家男友的性急好动变成对面家那位先生般的老成稳重,这样的感情攀比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攀比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自己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在攀比这一行为现象,在看到别人的长处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长处,只要自己能调整好心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那就能够享受到人有我有的那份满足了。
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人的性格各异使得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当初你之所以会爱上她或他,正是因为她或他满足了你的要求,现在如果你口味有变,可以另外选择他人去爱,为何又要去攀比,然后强迫对方作出改变?
说到底,攀比心理不过是男人或女人内心的“买菜心理”作怪罢了,明明放在这里卖的都是好菜,但是却要左挑右拣,最后组成一扎自己认为最好的菜,满意而归。本来大可随手拿起走人的事情,却要将其复杂化,这就是“买菜心理”。
人总是喜欢拿东西作比较,你比我多,我比你好,什么都喜欢比一番,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又或者为自己寻找生活的支点。但在感情上的攀比,却往往只会让人犹如从高处坠下般,摔得遍体鳞伤。
小编导读:一个人的一生会无数次想到自杀、离婚和换工作,但是,99%的时候我们都能挺过去,因为说真的,这些不时冒出的想法的确很不理智。为什么人们总是想离婚,我们不妨看看人们想离婚的9大理由吧。
1、古人流传下来不少关于美好爱情的传说,而事实上正是因为现实的婚姻往往并不那么美好,所以才创造出了这么多美好的故事用以寄托自己的期待。
2、离婚的出现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婚姻法》的出现,给予了大家主宰自己婚姻的权力,代表着如果婚姻经营不善,准许破产。
3、在过去,婚姻结束多是伴随着生命的结束,是一种自然过程。而离婚出现后,婚姻成了一种两人把玩的游戏,由人开始,由人结束。事实上,离婚就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4、离婚往往并不是因为爱不在了,而是在表示自己对这段关系已经无能为力,所以就放弃了再继续与对方游戏的一切权力。
5、离婚时常有人说:一定有人比我更合适你。翻译过来就是我不能容忍我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6、稳定的婚姻关系其实就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而混乱的关系则是各行其是,为所欲为。一旦外在的混乱和内心的秩序感要求冲突到一定程度,婚姻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了。
7、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就不能够总期望一个人来决定一切,也不能让一个人来面对一切;婚姻既然是游戏,就会有游戏规则,还要有游戏的能力,要能输能赢还能平衡;婚姻的滋味一定不全是甜的。
8、婚姻中出现包括婚外恋在内的任何问题,都不应该由一个人来面对,这是婚姻内的事情,就不应该有一个人来处理和面对。
9、离婚最为重要的是让自己看清问题的本质。而如果稀里糊涂的就离了,那对你的生活也许并不会有太大帮助,正所谓:如果你没有活明白,你就是选择死也是个糊涂鬼。
小编导读:恋爱和婚姻都是一门学问,短暂的激情过后难免落入各种矛盾冲突,甚至导致最终的分道扬镳。所以经营爱情,就要留意那些扼杀爱情的杀手,才能与爱人建立持久稳固的感情。
欺骗
欺骗是终极爱情杀手,许多恋情便毁在了这上面。第一次发现对方欺骗自己的背叛感足以让这对恋人的关系冷如冰霜,虽然在床第仍保持温暖。就算这对恋人努力忘掉这件伤心事,但他们的未来也不被看好。因为他们关系中建立的所有信任已经被吹散了。承诺和保证也无济于事,两人最有可能分道扬镳。
依赖和独立
在依赖和独立中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很难。太过依赖对方,会让对方感到窒息。如果一对恋人的关系发展到离开对方活不下去的地步,那他们就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了。否则,一方会感到自己需要空间,憎恶对方剥夺他的自由。
相反,如果一方太看重独立,对方就会感到孤独。如果一方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几乎没时间陪伴对方,这种情况同样糟糕。虽然你有必要为对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但是,留的空间和时间太多了并不比窒息更好,这两种情况都可能会以对方把目光转向他处而告终。
步子太急
健康的关系是自然发展的关系。虽然步调并非总是一致,但他们的总趋势是前进,两人逐渐彼此适应。
循序渐进发展关系是无需讲出口的本能之事,但是,有人似乎缺乏这种本能,他们总希望一口吃成胖子,希望一下发展到开花结果的关系。没有一个人喜欢被逼行事。
如果一方总是催促另一方去做他们还没准备好的事,那这对恋人的关系不会长久。如果一方急着办婚礼,而另一方却没有丝毫准备,那么这种貌似成功的关系常常会走到尽头。
迷恋过去
那些迷恋过去的人会发现前进很难。如果一方坚持拿新恋人和旧情人作比较,那他们的未来就不会非常顺利。虽然从过去的失误中吸取教训是好事,但是,总用这些失误来限制未来关系就不是好事。
你现在拥有的不同于曾经拥有的,因此要顺其自然,不要被过去所束缚。同样,总旧事重提也会影响你们的关系。那么,如果一方在刚开始约会时总会犯错怎么办?每次争吵都绝不提及过去。
如果两人决定不计前嫌共同发展,那他们应该坚定信念,把目光投向未来,过去应该把它留在过去。
缺乏沟通
两人相处时间久了,稍不注意就会变得彼此疏远。这可能是因为缺乏沟通造成的,此时如事业之类的其他方面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者它可能是关系不正常的一种征兆。如果两人追求着各自的目标,例如一个人想着他们要在哪里定居的问题,另一个人则盘算着如何发展事业。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解决的话,那必定最后有人要在他们的抱负和其他重要问题之间做出选择。
平淡无味
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两人彼此适应,彼此习惯了。因为太熟悉,日子过得平淡了,他们变得更像好朋友而不象恋人,两人开始变得无所谓,开始顺其自然。性生活不再被提上日程,而且在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前,他们已变得不再阻止对方与他人约会了。
她的圈子
不管你喜欢与否,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朋友和家人构成,她也一样。因此,与你伴侣生活中的其他人相处不好可能会让你们的关系亮起红灯。虽然你不可能去爱她认识的所有人,但与她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比如她的姐妹和死党)维持“友好”关系对保持你们的关系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讨厌的坏习惯
我们知道你肯定不会永远包容一切。有时候这也适用于你的伴侣。
虽然她的很多方面都让你满意,但她也不乏有一些恼人的习惯。这要小心了。比如她会说梦话、总忘记拧上牙膏盖和经常浓妆艳抹,这些恼人的习惯虽然是小事,但它们可能会成为你们的爱情杀手,拆毁你们的安乐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坏习惯会逐渐被放大,直到后来你忍无可忍,开始打起退堂鼓。
出现第三者
一对恋人由两人组成。当第三个人夹在你们中间后,一切就乱了套。
如果有人拼命追求你或者你的另一半,不信任感和猜疑就会悄然抬头,而且可能成为冷峻的爱情杀手。如果这个第三者是对你或她一直锲而不舍的前追求者,那猜疑和不信任会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一旦出现就应该马上解决。
如果这个人的钦慕对象是你,那你就应该明确告诉她,你对她不感兴趣。和她保持友好关系可能会点燃她的希望,更坚定她追求的信念,那势必会影响你的现有关系。
脱离现实
通常,成为恋人会让你们的眼里只有对方,你们似乎进入了世外桃源。
但是,当现实世界将这一梦幻泡沫粉碎后,原来的很多甜蜜就变得不是滋味了。比如钱的问题、她前男友的孩子,以及涉及她前男友的问题都可能成为让你们关系紧张的爱情杀手。就连家里的琐碎小事也会波及你们的关系,比如,一方拒绝洗衣或做饭,都有可能让你们的恋情泡汤。
想要和她拥有天长地久的爱情,想要和她的关系更进一步,记得经营好你们的感情。远离那些扼杀爱情的杀手,才能与爱人建立持久稳固的感情。
小编导读: 大家都对超人的形象印象深刻吧,是的,那个把内裤穿在外面的英雄。内裤外穿,真的一秒就能变超人吗?如果你穿上盔甲能变成钢铁侠吗?答案是:除了外表,你的心态也会离超级英雄更进一步。
一群大学生穿上囚犯的衣服会怎样?他们的行为和心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囚犯”。匪夷所思?但却在斯坦福大学发生了。
穿什么就是什么?
1971年,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do)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地下室里进行了模拟监狱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人们社会角色发生剧变时的反应。一群大学生身着囚服或制服,扮演起了监狱里的犯人和狱警的角色。从他们穿上那身行头时,他们的言谈举止已经悄悄地受到行头角色的影响,表现出狱警和犯人各自应有的特点。
随着实验的进行,狱警和犯人们渐渐“入戏”,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是实验参与者,狱警开始虐待、羞辱犯人,囚犯开始盲目的服从。最终,原计划14天的模拟实验,由于5名扮演者情绪面临崩溃而在第7天提前终止。
在实验后对狱警的采访中,一些平时标榜自己是反战主义的同学表示自己很享受狱警角色。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是,人们在接受一个社会角色的同时,也会表现出社会规范赋予这个角色的行为方式。
无独有偶,研究者发现在体育赛事中,那些开有红牛车标的赛车手表现出了更多的侵犯行为;穿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表现出更多的主动进攻;裁判也在不知不觉中认为穿红色的运动员更有侵犯性。我们都知道红色会令我们激动,但这红色是穿在自己身上,按理说激动应该的是对手啊,我们自己为何也变得如此骁勇?
穿衣能影响人的注意力吗?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亚当•格林斯基(Adam Galinsky)教授最近提出一个新概念——着装认知(enclothed cognition),他认为穿着会影响人的认知。 为了验证着装对人们认知的影响,格林斯盖等人以注意力测验的名义找来60名参与者,要求其中一部分人在实验过程中穿上白大褂。他们发现穿着白大褂的参与者在测验中表现更好。
衣服为什么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呢?
难道是衣服对你说什么了吗?研究者猜想衣服的含义往往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举止。也就是说, “穿不穿”和“穿什么”共同影响人们的注意力。首先,穿上医生的白大褂会让我们想起“医生”这个词,而“医生”往往和仔细专注相联系。同样,虽然不用穿上医生的白大褂,仅仅看一眼它也能让我们联想到“医生”这个词,但“穿”和“不穿”对注意的影响相同吗?其次,同样是穿白大褂,我们穿上医生的白大褂和穿上油漆工的白大褂效果相同吗?
为此,研究者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将74名参与者分成三组,告诉参与者国家正在进行一项各行业制服规范制定工作,参与者的任务是评价各种行业的制服穿着效果:一组参与者穿上白大褂,实验员告诉他这是医生的新制服(医生穿着组),让参与者评价这件衣服,另一组参与者穿上油漆工的制服进行评价(油漆工穿着组),还有一组参与者同样评价医生的白大褂,但只是看一看白大褂,并没有穿上(只看不穿组)。
三组参与者评价结束后立刻进行注意测试(其中两组参与者仍然穿着白大褂),任务是我们熟悉的“大家来找茬”。实验结果发现,穿着一模一样的白大褂,把自己当作医生的人比把自己当作油漆工的人在测验中表现得更好。实验者认为是医生穿着组增强了自己与衣服含义的连结,让参与者表现的像医生一样认真仔细。
奇怪的是,为什么“只看不穿”组也提醒了参与者医生的概念,却和“油漆工穿着组”找茬成绩没有差异?实验者认为“只看不穿组”的提醒“医生”概念不够强,以至于没有产生明显效果,所以研究者又进行了实验三验证这一假设,意图证明“只看不穿”组比“油漆工穿着组”的注意力强,同时证明医生穿着组不同于简单提醒参与者“医生”这一概念。
于是实验二中的穿上医生的白大褂组和穿上油漆工的白大褂组不变,将“只看不穿组”的处理方式进行修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将一件白大褂放在参与者正前方的桌子上,并先让参与者写下一篇关于这个衣服的看法。其他步骤与实验二相同,三组参与者在完成衣服评价任务之后继续进行“大家来找茬”任务。结果表明穿着医生白大褂组“找茬”最多,“只看不穿组”第二,最少的是油漆工穿着组。
因此,着装的确通过自身和衣服含义的连结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
小编不禁在想,难怪学生们都被要求穿校服呢。那么,穿上牧师的衣服会让人觉得更道德吗?穿上消防队制服的你会变得更勇敢吗?如果你天天穿制服还会有效果吗?也许,当我们要去做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时,最好想象自己是一名医生,另外别忘了找一件白大褂穿上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