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心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排除各种干扰的内在定力。身要动,心要静,此乃老年养生之道。心静,要经常做好“三排除”。
一、心静良方。
1、排除环境的影响。
周围环境的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等,随时随地都可能把人们心中的平静撕个粉碎,让人遭受浮躁、烦恼之苦。世界著名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一生的绝对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什么样的心态。”现实生活中没有世外桃园,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管束别人,但可以控制自己。明朝的钱琦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冲然靡宁。静在心,不在境。”只要不为外物所惑,不为环境所扰,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就能始终保持一颗淡然平静的心。
排除环境影响
2、排除不良社会影响。
生活中,别人的言行总会对我们有些影响。让人生气、不尽人意的事情俯拾皆是。生活本身注定不会平静,平静的只能是我们的心。老年人要注意不为蝇头小利争吵,不为家庭琐事絮叨,把心放在肚里,乐善随和,在平静的生活中与人相处。
3、排除不当欲望的影响。
《清静经》指出:“遣其欲则心自静。”心无妄想梦魂安。生活的海洋里,功名利禄等各种诱惑在沉浮波动,如果你?“嗜欲不满”,则心无宁时。
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说:“世界上的一切幸福,都以心里宁静作为基本特征。”心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境界,一种排除各种干扰的内在定力。心静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是人生最美好的享受。美国作家纳萨尼尔·霍桑说,“幸福像一只蝴蝶,你去追它却总是抓不到;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就会轻轻地落在你身上。”心静,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享受到生活的真味,体会到生存的真实。好好地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甘甜,这样你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生活才过得惬意与精彩。
排除欲望影响
二、让心静快速平静的方法。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有的成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2、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当我们勃然大怒时,会做出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把愤怒转移至另一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练就一种阿Q精神。
疏导愤怒情绪
4、偶然亦要屈服。
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是从大处看,只有一些无见识的人才会向小处钻的,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亦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逃避。
在生活受到挫折时,便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和看书等。等到心境平衡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找人倾诉烦恼。
把所有的抑郁埋藏在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心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
倾诉烦恼
7、为别人做点事。
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8、在一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
美国心理辅导专家乔奇博士发现,构成忧思、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面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而引起精神上的疾病,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心力俱疲。
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太爱竞争,使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之相处,应该以和为贵。
10、对人表示善意。
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让人表示善意
11、娱乐。
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娱乐方式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令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