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会让我们有喜怒哀乐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就是情绪,情绪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由此看来,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今天就教大家介绍几种小方法调节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有哪些?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怎样调节不良情绪?
1、正当的宣泄我们的情绪
长期的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引起疾病。情绪苦闷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亲朋好友聊聊天,倾诉一下,化解苦衷。
2、适当的控制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自身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不要在火头上做出冲动的事情,比如你生气了,我们可以采取听一下轻音乐,读一篇散文,来化解苦闷不满。
3、学会自己察觉
在一些过错或者不良情绪即将产生前,我们应该会有意识,这时候我们就要有后顾之忧,察觉自己的情绪,及时排解是从根源上扫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4、充实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胸强大
我们平常可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多读书多看报,让这些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第一种不良情绪:愤怒
引起原因:
1、我们不被领导或公司重视看好。
2、我们把全部心思金钱花在恋爱对象上却遭分手,3、我们不被父母疼爱重视。
4、亲朋好友把我们的升迁机会或恋爱对象给抢了。
调节方法:
1、想方设法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的头脑才能思考。思考我们身上的缺点不足。
2、分析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以及他们这样对我们的原因。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先找我们自身的原因。
3、看待一件事要全面,既要看到它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有些事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糟糕,也许是别人不了解我们或是他们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才否认我们的,这样我们应该觉得庆幸才对呀。如果是我们自身的不足导致的,那我们有什么权利抱怨别人呢?
4、找到改变我们自身的方法。
第二种:恐惧
引起原因:
1、我们看到了恐怖的事情或电影。
2、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大毛病。
3、别人强迫我们干我们不想干或不能干的事。
4、我们或我们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调节方法:
1、冷静下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可以借助一些外力来了解这件事。
2、找到我们害怕的原因以及事情可能导致的结果。
3、我们自己能解决就尽量解决,我们不能解决的可以借助外力解决,比如报警,找朋友帮忙等等。千万要理智。
第三种:悲伤
引起原因:
1、我们生病了,身体不好自然会胡思乱想。
2、我们身边的人去世了或生重病了。
3、我们的理想无法实现或我们喜欢做的事无法去做。
调节方法:
1、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预测事情发展的结果。
2、要用真实来考虑事情,千万别胡思乱想,因为思想决定你的态度和理智。
3、往好的方面多想想,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去处理现在及未来要发生的事情。
调节情绪四大神器
1、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2、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3、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4、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着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
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学会控制情绪,实际上就是更好的掌握自己,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些话语这么说或许会带给别人反感或者愧疚,但是如果用另外方式表达,会让别人更深刻的认识,如何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