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品牌是怎么欺骗你的舌头的?
2015-04-15阅读:9133 学员编辑 收藏

经验说:我就喜欢这个牌子,还是这个牌子味道好。

实验说:口味半斤八两,你“好”的是品牌,是广告,是包装!味道神马的都是浮云~

当涉及味觉的时候,千万别太自信,你可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不论酒水,咖啡,烟草还是汽水,你的味蕾分明已经没法分辨竞争品牌之间的微妙差别了,但是你内心仍然自有定夺…乃是为何?

早在80年代初,百事可乐发起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市场营销活动,声称在盲品测试中击败了老牌大公司可口可乐。这就是日后被营销学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百事挑战”。

心理学家已经洞悉你在选择最青睐的产品时总免不了受到品牌知名度或者忠诚度的左右。也许你仍然自信做出的选择公正而理性,但是无孔不入的高密度商业宣传植入你大脑中的“品牌意识”已经如影随形了。

人们仗着自认为理性的味觉混迹于各种市场营销场合参加味觉测试,直到百事挑战的出现才使局面出现了转机。当时认同可口可乐的客户要明显多于百事,所以即使这部分人的味蕾告诉他们这两款饮料口感差不离,但是他们只要一看到那个熟悉的飞扬着白色飘带的小红瓶标志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投向可口可乐的怀抱。

于是,在这次“百事挑战”中,他们果断隐去了商标,即所谓的“盲品”。这也就排除了你的味觉被品牌意识“矫正”的可能性。

起初,调查者们认为应该在杯子上贴点标签以示区分,所以他们选择了M和Q。测试结果是人们普遍更青睐百事(标记为M)。

可口可乐公司显然被这一不和谐的测试结果激怒,单独组织了另一次调查予以还击,这次两个样品用的都是可口可乐,结果是M标记组又胜出了。

这一讽刺性的结局说明两次测试中可乐本身只是浮云,人们只是对字母M比对字母Q更有爱而已。

其实认知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在发现喜欢的事物时,总是习惯于再寻找一些除事物本身的环境线索去解释或强化这种”喜欢”。而这个过程在测试中被倒置——人们通过认识和发现环境线索去选择偏好的事物,类似“爱屋及屋”心态:对于被测试者来说,两种产品的口感相差无几,左右为难,于是硬要选择的话,他们只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转向另外一个线索,哪个字母看着顺眼我就选哪个!至此,你的直观味觉就被视觉捷径成功绑架了。

话说百事可乐不甘心被反扑,气势汹汹地又做了个测试。这回,咱啥标签都不用,“纯盲喝”!够公平了吧~这回测试结果又一次偏向百事可乐,因为人们觉得它“口感更甜”。

可口可乐也是不信邪的主,争锋相对地揭穿道:鬼把戏尽在“轻啜一口”而非豪饮满杯之中。假如让人们喝完一杯再下定论,胜利之神又回到了可口可乐这边。

“盲啜测试”的奥秘就这么简单:“浅尝”的人们多半会喜欢“重口”的百事对味蕾的刺激,但是喝多了就该抱怨“腻味儿”了。 只啜一口与多喝几口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回相信自己的味觉有多不靠谱了吧。

抽烟神马的也是一样,你有自己青睐并忠实追随的香烟品牌吗?(吸烟容易导致不育等各种有害健康)事实是在盲品测试中,即使是烟龄最长的大烟枪们也无法从众多竞争品牌中辨识出他们钟情的那种,你还敢理直气壮地说你就好那口吗?

你爱喝酒吗?依然坚持信奉一分价钱一分货?还是盲品测试,即便是最资深的鉴赏家们也无法确切分辨这是价值200刀还20刀的酒。怎么样,开始为自己很可能曾为完全相同的客户体验多支付了9倍的价钱而痛心疾首了吧?

喜欢精致美味的晚宴?可曾相见将从微波炉里面端出来的速冻食品端上高级餐厅的餐桌,大部分顾客根本不会察觉!

总而言之,味觉是主观的,但你在商品之间做选择题时恰恰并不那么有主见,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不经意入目的广告,精美讲究的包装,以及与身边亲朋好友圈的主流选择保持步调一致。你就是这样在各种纷繁缭乱的因素干扰下“被选择”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