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春晚为啥年年被吐槽?
2015-04-25阅读:9546 学员编辑 收藏

春晚年年办,也年年惹来吐槽。虽说今年春晚的收视率大幅下降,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吐槽的热情。从大年三十开始,网友们在论坛和社交媒体掀起了一阵阵讨论热潮。新浪微博中与春晚有关的话题阅读量过亿,仅“春晚吐槽”就有1000多万的阅读量。尽管新增了百姓关注的反腐相声和小品,但歧视女性、矮个子、单身汉,小品没有力度,歌星假唱等,都成为大家吐槽的焦点。

春晚是国人过年难以磨灭的一种记忆,承载着太多回忆、感情、愿望。春晚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看春晚是一个习惯,骂春晚现在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春晚之所以年年被吐槽,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1.理想化的期待。人们有个心理上的共性:对越重要的人或事,赋予的期待就越多,失望也越大。大家对春晚承载的期待太多,甚至理想化了。老年人希望回顾经典,年轻人想看喜欢的明星,文化人希望更高雅,老百姓希望接地气。但春晚时间有限,遗憾在所难免。

2.怀旧情结。记忆总能轻易把人灌醉,人们总觉得过去的比现在的更好,这是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的回避心态。春晚是一粒怀旧的种子,承载了太多人逝去的年华。过去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小品、听相声,团圆的暖意仿佛触手可及;而如今的一家人,吃过饭便各干各的,手机取代了面对面的交流,年味越来越淡。这些难以言表的差距让春晚成了“替罪羊”。

3.社交需要。网络的发展让言论更自由,吐槽成为风潮,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在朋友圈、微博声讨春晚的人,或许并非真的讨厌春晚,而只是为了博得共鸣,这是社交需要的体现。

吐槽不是坏事,它会形成社会舆论,发挥监督作用。但当吐槽变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抱怨和宣泄情绪的工具,就变成会传染的负能量。如果不对吐槽保持清醒的观察,就可能成为人云亦云的思想傀儡。比如“歧视女性”的话题就未免过分解读,一些网友的评价也很极端。

在吐槽春晚之余,只要稍微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看到“我想死你们了”之类的俗套段子时,长辈会开怀一笑;当你在微信群里吐槽时,长辈正跟着电视上的节奏哼唱,或认真点评着那些老面孔;当你忙着摇一摇抢红包时,长辈正忙着下饺子,准备明天的早餐……原本重视家庭的中国人,代际差异越来越大。春晚或许真的很无聊,槽点也很多,但千万别忽略了按时收看春晚、并能真诚笑出声的长辈们,更别忘记去感悟其乐融融的团聚氛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