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穹顶之下》为何引起争议
2015-04-27阅读:9399 学员编辑 收藏

新闻事件: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制作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上引发爆炸性影响。视频播出24小时内,全网播放量近亿次,微信朋友圈更是被相关报道和评论刷屏。起先是如约而至的赞美声,紧随其后的还有各种批评和担忧。为何一部纪录片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

心理解读:网民可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自主选择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当下雾霾肆虐,大多数人自然会选择支持这部代表自身利益的纪录片。网络传播还遵从“沉默的螺旋”效应: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时,就会积极表达出来,反之则保持沉默,以避免压力和孤立。也就是说,附和比反驳更容易,结果可能导致从众效应的发生。

但很快,一部分人在逆反心理的驱动下,以道德或情感审判的方式发表过激意见,并把柴静赴美生子、开大排量车等细节“八卦”出来,讨论也似乎偏离了方向。而大多数人则抱着“看客心态”,觉得双方都有道理,以至于雾霾本身倒似乎无关紧要了。

我们不妨自问:自己是否在滔滔不绝地比较与评价,而不是描述问题本身?是否在为赞美或批判柴静及其纪录片而辩护、解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已经将自我从思想中分离出来,能客观地注视自己的思想活动,不受其控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妨暂时抛开一切评论,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当下的感受,观察内心的变化。对于每个人而言,与其在网上做无谓的争论,倒不如从自己做起,为防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少开车、多走路,让蓝天尽早回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