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太过争强好胜 寿命易缩短
2015-04-24阅读:9280 学员编辑 收藏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追求“向上”的过程中,如果过于急躁、逞强,难免会造成伤害。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家蒂莫西·W·史密斯在不久前举办的美国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新研究结果:太过争强好胜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从而缩短寿命。

家长竞争,老人逞强,开车斗气……

比房子、比车子、比存款、比职位……生活中的比较无处不在。为了一争高下,耗心、劳力者也不在少数。竞争与不服输的观念,正在日渐渗进越来越多人的意识中,比如家长最爱拿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周围人比个高下;不服老的老人总想着跟年轻人较劲儿,甚至比拼体力;路上行车,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个开斗气车的,在拥堵的车流中“展示”自己的车技,置交通规则于不顾。

杨女士就是个喜欢把“别人家孩子”挂在嘴边的妈妈。儿子学说话不算早,当隔壁同龄小姑娘已经可以咿咿呀呀背《咏鹅》时,他才刚刚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自我要求。这让一向好强的杨女士产生了一种“己不如人”的心理压力。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这种压力非但没有淡化,反倒越来越大,母子关系因此被逼到僵局,两人都为此焦躁不安,却又感到无力。

与杨女士相反,张大爷在与其他人的对比中,总是满意而归。年近70的张大爷身体很好,无论干什么都想跟年轻人较较劲。和年轻人打篮球,一定要坚持半场;早上锻炼,一定要跟小他20来岁的人跑一样的距离;家里有点什么重活,也很少叫儿子帮忙,觉得自己完全没问题。谁承想,一次逞强搬东西却把腰闪了,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

争强好胜源于过度追求自我价值

张学新说,无论是家长比教育、老人比体质,还是工作中的争强好胜,其实都源于一种维护自尊,强化自我优越感和价值感的原生动力,由此产生的外在表现就是爱面子、攀比、较劲等。

“通过与他人对比确认自己的价值,是一种普遍且正常的心理状态,这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攀比、逞强的产生,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过高估计。”张学新说,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预估价值,这个预估值通常比真实情况略高一点,如果高出太多,就会引发自己的逞强好胜行为,由此对他人产生贬低效应,也易激起对方的心理反射,进而以争强好胜的态度捍卫自我价值。

肖震宇则认为,争强好胜者分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型多指A型性格的人。他们“有闯劲”,喜欢竞争,在工作生活中要求较高。他们容易成功,也易产生悲观、焦虑、烦躁等情绪。后天形成的争强好胜人格与家庭状况有关,他们小时缺乏安全感,成年后更倾向于凡事争第一,或是格外看重对物质、身份的追求。

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

从某种角度说,争强是一种防御心理。它会使大脑调动全身进入紧张的战备状态,从而引发血液对血管及心脑的冲击,甚至导致血管破裂、心脑血管病发。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曾针对3300名18~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A型性格的人中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更高。此外,85%的心脑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占98%;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风险比B型性格高5倍。美国心脏病学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在经过4年半、6年半和8年半的对照随访统计后发现,相比较平和的B型性格组,A型性格组的猝死率要高4.5倍。

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家蒂莫西·W·史密斯在最新研究中也发现,过于争强好胜的人在与强势合作伙伴对话时,血压水平会明显上升;性格强硬的老年夫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性格平和者更严重。

张学新补充说,因为争强好胜而引发的一些不理智行为,同样会对健康,甚至生命形成威胁。比如,开斗气车的人容易让自己陷入较大的交通风险中,造成伤亡;逞强的老人,因为行事超过自身承受力,很可能伤到自己。

不逞能,先学会自我控制

克服争强好胜的心理并不容易,学会控制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形,要有不同的调整方式。

攀比的家长:首先改变心态,承认孩子有独立的成长目标和轨迹。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对比前,不妨先做个预案:假如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孩子会有什么表现,自己又该怎么做?

逞强的老人:老人应调整一下对比目标,别跟年轻人比,可以适当跟同龄人比。还要强化一种心态:老是必然,强弱总会存在。

斗气的司机:开车时被激起烦躁、愤怒情绪,首先要告诉自己,跟安全相比,吃点亏不算什么。可以选择情绪转嫁方式,发泄不满:如按一下喇叭,低声唠叨两句;或者可以在车上放个一捏就会叫的玩偶,情绪不稳时就捏一下,让玩偶承担发泄的怒气。

争强的职场人:这类人应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如打太极等,有助于放松身心。要学着调整作息,从平衡生活和工作做起。建议利用一些手机提醒软件帮助管理生活,比如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下班,什么时候太激动紧张、心率过速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