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做自私的事会变快乐吗
2016-03-04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私心,有些人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心走上丧心病狂的犯罪道路。做自私的事会变快乐吗?小编这就来说明,做自私的事会变快乐吗。

做自私的事会变快乐吗_做自私的事会让人更快乐吗

自私的复杂属性

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作为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既可表现为人的客观行为,又可表现为人的主观意识、观念、动机。由于人的意识、行为的统一性,自私可兼指行为、观念二者;又因为人的行为、意识之间可能脱节,空间时间上发生分离,或以矛盾的形式出现,它又可独指行为或观念。那么,究竟从主观意识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还是从客观行为方面给自私定义好呢?只要是东西就会自私有人侧重从客观行为及其效果方面给自私定义,认为“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换言之,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我将此定义称为“自私的客观行为定义。”

该定义符合人们在道德评价中着重行为效果的习惯,而且,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是在损人利己的行为的意义上使用自私概念的。但是,该定义失之于简单。

自私行为让人更快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同事发现,人们感到满意的唯一途径就是“自私行为”。

两位心理学家召集了216位毕业生参与了一项实验,他们给每位志愿者3美元,要求其中一部分志愿者把钱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让另外一些人把钱留给自己,并告诉其余志愿者自由选择是否捐钱还是留给自己。

结果显示,那些被告知可以把钱留给自己的人,比捐钱以及可以自由选择的人更快乐。心理学家表示,这说明,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更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当然,这大大违背了我们主流社会一向教育大家要大公无私的价值观。因此,做自私的事情会给人带来道德的愧疚感,因为这违反了我们从小接受的信条。

自私的相对性

自私的相对性意义之一,是指自私相对无私(大公无私)而言。

没有自私,便无所谓无私,反之亦然。它们是一对矛盾,相互依存。

一些思想家们认为,支配人处理与他人、社会利益关系的一个原则、规律是“利己”(自私),在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时,人只有一种观念、意识、动机,那就是“为自己”,人不会为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

即便有人在客观上表现了有利他人、社会的行为,甚至这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那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满足自己爱惜荣誉的冲动的需要,早些年,我国一些青年人曾讨论人生价值问题,着名的潘晓也谈到了自私的问题,认为,即使是被人们称为崇高的大公无私者,那也不过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人的行为的客观效果,客观上有利于他人、社会,我们总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观为自己”这个事实是对社会毫无实际影响的,而“客观为别人”则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是利他主义的无私性“。

我们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自私和无私,才能准确,以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作为衡量行为本身是自私还是无私,以行为者的角度主观地看问题是错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