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职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我们都要做职场“发动机”
2016-07-29阅读:971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我们不要做职场上运转的“小齿轮”,我们要做职场“发动机”。

作为职场人,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自己所处的平台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发展空间,所在平台也没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而作为管理者,有些人会觉得单位中的下属好像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觉得员工以享受生活、关注家庭为借口,在职场上不是那么拼命了,没有取得更高的成就,这是蛮遗憾的。

一位职场智者曾经说过:任何企业的核心骨干成员,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如果一个人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最多只能算个灯泡。企业需要的骨干者是发动机,我们必须成为发动机,让队员发光,你自然就是核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决定,这样团队才能无坚不摧。

“职场发动机”这个概念,是相对“齿轮文化”而言的,可以从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写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找到。柳传志发现联想在香港的员工办事严谨,老老实实执行老板命令,这就好像齿轮,是一个好用的小零件,效率可以很高,但是本身不产生动力。而联想提倡的是“发动机文化”,意思是最高管理层是大发动机,中基层领导则是同步的小发动机。

这种做发动机完成任务的感觉,和做齿轮完成任务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充满了成就感。而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执行之中,主人翁的感觉也越来越浓,小发动机苗子涌现得越来越多。这些小发动机不但可以不断输送人才,而且自己也想要更大的平台。

心理解读:一个主动的人,无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主动发光发热,甚至带动周围的人。而一个被动的人,没有可能成为发动机,只能作为齿轮长年累月转动,结局可能是齿轮变旧,被更新更好的齿轮代替。

让我们都做职场的“发动机”,燃烧吧!“发动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