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2014-04-21阅读:9672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当天气忽冷忽热,此时人体免疫力受到威胁,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通常,感冒、鼻咽炎患者很容易发生鼻塞现象,如何治疗鼻塞,在这里,中医为大家推荐了几个治疗鼻塞的方法,同时还有民间常用的几个治疗鼻塞的偏方,容易发生鼻塞的患者,可以试试这些小方法。

鼻部保健按摩缓解法。

1、揉鼻根。

手食指用力按压鼻根,并由双眼内睑向鼻翼两侧至迎香穴(鼻翼旁开一厘米,左右各一个)按揉,由上往下连续10次-20次,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

2、捏鼻孔。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压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40次,持续3-8分钟,以鼻部出现发酸感为宜。

快速缓解鼻塞不通气的五个小偏方
捏鼻孔
3、搓鼻梁。

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两眉头的中间位置)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

4、按迎香穴。

两手指尖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边按边振动。

缓解鼻塞5个小偏方。

偏方1:白萝卜汁。

用脱脂棉沾白萝卜的榨汁,持续交互塞入鼻孔内也可以治疗鼻塞。或者用浓的粗茶加入盐,以洗涤器洗净鼻腔,也可以消除鼻塞。

偏方2:莲藕汁。

莲藕榨汁可以帮助鼻子恢复畅通莲藕有使皮肤黏膜收缩的作用,有消除发炎的作用,对鼻塞很有功效。可以取莲节一个捣碎成泥,用脱脂棉沾此榨汁,塞入一方的鼻孔如此交互持续动作,则可以去除鼻塞现象。

特别是就寝前施行功效更好。或者取2、3滴莲藕榨汁滴入鼻孔也可。

快速缓解鼻塞不通气的五个小偏方
莲藕汁
偏方3:葱的粘液。

葱的黏液可以抑制发炎切下葱白色的部分,其中有黏液,而此黏液对鼻的发炎症状有功效,能使空气流通鼻内而治好鼻塞现象。将黏液涂贴在鼻梁上很有功效。

此外也可将白色部分的葱切成细丝,放入碗里,注入热水,加入少量味噌,每天二至三次饮用。或者只是加入味噌服用也很有功效。

偏方4:橘子皮。

用新鲜橘子皮对准鼻孔猛然一挤,把挤出的汁液喷入鼻腔,鼻子很快就会通气。还有就是把维生素C碾成粉末,然后吸少量入鼻,鼻子就会通气了。

偏方5:热水浸泡棉花。

棉花用热水浸泡后拧干些,分别敷住耳朵10分钟,睡觉就不会鼻塞了。

鼻塞的预防保健法。

1、多饮水,适当休息,注意室内空气流动,锻炼身体,增强防御能力,忌辛辣食物。

2、慢性鼻咽炎患者应定期随访,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便于早期发现鼻咽癌等疾病。

3、平时注意不过度疲劳或熬夜,尽量保证睡眠充足。

4、避免生冷食品,多吃新鲜的食物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等。鼻咽炎患者最好禁忌梨、西瓜、番茄、椰子、香瓜、橘子、哈密瓜及冷饮、冰水、烟、酒和各种巧克力、核桃等食品。

快速缓解鼻塞不通气的五个小偏方
中医缓解鼻塞疗法。

1、泡脚法。

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把热水一点一点地倒进桶里慢慢泡脚,这时会感觉到一股热气从脚底流向背心,慢慢分布全身,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再泡,每天至少要泡一二十分钟。

2、煎熏法。

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用鼻吸热气,或将食醋烧开吸醋气,疗效都较好。

3、填充法。

将葱白捣烂取其汁渗入药棉内,将药棉塞进鼻孔,或将大蒜瓣1个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圆柱形,用薄层棉花或纱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错。

4、侧卧按摩法。

左侧耳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

快速缓解鼻塞不通气的五个小偏方
侧卧按摩法
5、热敷法。

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电吹风对着鼻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6、变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儿,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忌口保暖最重要耳鼻喉医生指出,急性鼻咽炎起病急,症状有后鼻道干燥、灼热、咽干刺痛、鼻塞流涕、痰多、发热等感冒症状。针对病症及时进行治疗,可防止向慢性转化。想要有效预防鼻咽炎,除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及减少环境致病因子,生活上也要注意忌口保暖,才能减少或消除鼻咽炎发生的痛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