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药如何煎煮
2013-10-17阅读:9707 学员编辑 收藏
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中药一直以来都受到大家的钟爱。虽然现在有医院、药房可以代煎中药了,但仍有许多人喜欢自己在家熬中药治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主任医师李兴光教授对《生命时报》记者说,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是在商代创立的,一直沿用至今。汤剂的制作过程中,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要求,其中任何一点作得不正确,都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为此,李教授从中药煎制的各个步骤为大家作了规范性的指导。

用纯净的水,浸泡一小时

煎煮用具,最好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砂锅或者瓦罐,也可暂用铝锅、搪瓷罐,但忌用铜锅、铁锅,以免其内的金属元素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也有要求,古时,煎药讲究用长流水、泉水、井水、米泔水、雪水及雨水等。米泔水具有养胃的作用,一般用于煎健胃的药物;雨水和雪水属寒性,用于煎清热类药物。目前多用自来水、蒸馏水或井水。不管用哪种水,根本的一点,是要保证水质纯净,防止其中的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影响药效。

用多少水比较合适呢?一般来说,将药物平铺在锅底,加水以高出药物2厘米最为合适。煎药前,最好将药物泡30―60分钟,以利于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浸泡出来,节省煎煮时间。

先大火后小火,不能煎煳

煎药火候有文、武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将水煮沸,再用文火慢慢炖。

煎煮的火候与时间,要依据药物的功效决定。解表药和清热药,多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加热时间宜短,因此要用武火煎煮,煮沸后再煎3―5分钟即可;补养类药物,加热时间宜长,需用文火慢煎,煮沸后要继续再煎30―60分钟。

煎到什么时候就算合适了呢?要依据耗水量、火候及煎煮时间的长短来综合判断。关键是一定不能煎煳,因为中药碳化后可能产生副作用。所以一旦煎煳,应该立即扔掉,绝对不能服用。

尽快过滤,榨渣取汁

一剂药一般煎煮两到三次,因为存在药物吸水饱和的问题,所以第二、第三煎加水的量为第一煎的1/3―1/2就可以了。

每次煎药结束后,都应该尽快过滤,以免药液再被吸收到药渣中。可以将药液倒入干净的纱布中过滤,一方面,可以过滤掉毛絮等杂质,防止引起过敏。同时,还可以通过挤压纱布,来榨取药渣中吸附的药液。接下来,再按上述比例倒入新水,继续第二、第三煎了。三次煎药去渣滤净后,混合在一起服用。

依药性、病情服药

一般来说,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以热服为好;呕吐或药物中毒者宜小量频服;丸散等固体药剂,以温开水吞服。

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我们感觉饿的时候,虫子也饿,所以药物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滋补药宜饭前服,因为在空腹的情况下,药物更容易被吸收;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宜在饭后服,以避免对胃肠的刺激;安眠药应在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一般药物在餐后服。

无论饭前、饭后服药,都应与进食略有间隔,一般在饭前、饭后各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一剂中药,通常一天服3次;病情较缓者可以每天服用2次;病重病急者可隔4小时服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

在应用发汗、泻下的药物时,要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一般发了汗、泻下来即可以停用,不要把全部药都用完,以免出汗太多或者泻得太厉害,而损伤了元气。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