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从本治疗乳房增生辨证求因
2015-07-10阅读:940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症,且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痒、……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临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为主症,且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变化、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或伴乳头痒、痛、溢液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乳腺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因此,当引起重视。

中医治疗乳房增生性疾病,本着辨证求因、从本治疗的原则。

补肾助阳、调补冲任肾气、天癸、冲任构成一个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肾为性轴的核心。若肾气不足,天癸不充,冲任二脉不盛,胞宫与乳房必同时受累而发病。临证可出现月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或淋漓不尽、闭经、不孕等征候,也可出现乳房结块胀痛等征候,且多伴腰膝疲软、耳鸣目眩、尿频等肾虚之证。临床每用仙茅、仙灵脾、苁蓉、锁阳、鹿角片、菟丝子、巴戟天等补肾助阳,调冲任,从治本着手为主,佐以他法,不仅乳房肿痛见消,同时胞宫不充及肾虚诸症亦减轻或消失。此外,可在助阳药中酌加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等滋阴补肾,以期阴生阳长、阴阳平补。

化痰软坚、消肿散结。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均可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失养,不能温煦脾阳,则津液不得运化,聚湿成痰;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灼津为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癖。因此,痰凝在乳癖发病学上有定影响。化痰软坚、消肿散结可促使肿痛消散于无形。临证可用姜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黄药子、山慈菇、海藻、昆布、土贝母、土茯苓、夏枯草、全瓜蒌、牡蛎、僵蚕等。

补益气血、健脾养胃。适于乳癖伴有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纳谷不馨、易疲劳、白带稀白而等见症者。冲任为气血之海,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损,则生化之源不足,血海枯竭,不能濡养冲任,温养肝肾。肾气不足,肝失所养,疏泄失职,冲任失调,而且乳为胃络,脾胃虚弱,不能生血,气血不充,不能灌养经脉而生乳癖。临证常可见某些患者屡服疏肝活血软坚之品而肿痛不减,根源在于患者正气素亏,而疏肝活血之药多属消削攻伐之品,可伤津耗气,致使正气愈治愈亏,变证丛生。临证可佐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健脾和胃以滋生化之源;当归、白芍、熟地、首乌等补血以填精,以期精血互生而冲任得养。

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易于忧郁。乳癖患者,每多有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心烦急躁易怒,胸闷嗳气,而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与情绪变化有关。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冶乳癖的重要原则。故临证可用柴胡、枳壳、制香附、玄胡、青皮、八月扎、川楝子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活血化瘀、巯通乳络乳癖以乳房疼痛及肿块主症,二者均为血瘀征特征性表现。忧思恼怒、抑郁寡欢,必致肝气不舒,气机阻滞,久则由气及血,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冲任二脉失于条达,下不能充胞宫,上下能滋乳房,乳络闭阻,气滞血瘀,凝结成块.不通则痛,又冲任二脉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月经冲任血海充盈,乳房肿痛加重,月经后气血得到疏泄,肿痛亦随之减轻。可见乳癖患者出现血瘀证势所必然,治疗中必须重视活血化瘀、疏通乳络作用。临证可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益母草、丹参、石见穿、皂角刺、山甲等活血化瘀,王不留行、丝瓜络、路路通等疏通乳络。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