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
2013-10-24阅读:9490 学员编辑 收藏
〖方源〗 《金匮要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组成〗 防己 一两【12g】 黄芪 一两一分【15g】去芦 甘草 半两【6g】炒 白术 七钱半【9g】〖用法〗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方歌〗 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
〖主治〗 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运用〗1.本方治疗风水、风湿属于表虚证的常用方剂。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证治要点。
2.若兼腹痛者,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喘者,为肺气不宣,宜加麻黄少许以宣肺散邪;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消肿;冲气上逆者,宜加桂枝以温中降冲。
3.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脏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表虚湿盛者。
〖注意事项〗1.若水湿壅盛,汗不出者,虽有脉浮恶风,亦非本方所宜。
2.风邪在表,自当解外,外不解则邪不去,而湿不消;欲解其外,卫又不固时,不可过发其汗,且须益气固表。
〖附方〗 防己茯苓汤组成:防己三两【9g】 黄芪三两【9g】 桂枝三两【9g】 茯苓六两【18g】 甘草二两【6g】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
《金匮心典》:“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以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临床报道: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在临床常规治疗量下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止痛、消肿作用与增强握力及改善关节功能等,均优于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沉和粘蛋白及IgG、IgA、IgM;能明显提高C3、C4、CH50水平;能显著调节T细胞亚群,使T4/T8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起改善临床症候和阻遏活动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理的作用。近代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提取物中生物活性成分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入,从而影响抗原信息的处理和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并能抑制抗原结合细胞增生和促进体内糖皮质激素离解,以增强其效用,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且还能在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同时,显著增强T细胞的免疫监督作用。值得指出的是,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具有明显使类风湿因子转阴作用,提示该提取物可能具有封闭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作用(中医杂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