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民间偏方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荨麻疹 分风热型湿热型辨治
2016-01-29阅读:940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丘疹性荨麻疹,中医称之为“水疥疮”、“土风疮”。西医认为系昆虫叮咬、环境变化……

丘疹性荨麻疹,中医称之为“水疥疮”、“土风疮”。西医认为系昆虫叮咬、环境变化,或胃肠道功能障碍,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过敏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素体不足或胎体遗热,以致湿热内蕴,或因蚊虫叮咬,或肠有虫积,或因食鱼腥动风之品,或因食滞复感风邪而引发。本病多发于春夏秋温暖季节,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尤其是腰以下暴露部位。皮损为花生米大小的风团样损害,性质坚硬,颜色淡红,顶端常有水疱或丘疱疹,甚至大疱,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皮损成批出现,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剧烈,夜间更甚,影响睡眠,导致患儿精神不安。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风热型

皮损常发生在四肢,为散在性红色丘疹、风团,状如虫咬,瘙痒较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方法:疏风清热,宣肺止痒。处方:金银花、连翘各10克,荆芥、防风各6克,牛蒡子(炒)、蝉蜕各4.5克,牡丹皮、黄芩各3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饮服。

湿热型

皮损多发生在腰骶部位,丘疱疹、水疱较多,部分挠破糜烂,或染毒而结脓痂,自觉又痛又痒,或伴发热,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舌质红,舌苔黄、微腻,脉濡数。治疗方法:清热化湿,疏风止痒。处方:赤小豆、茯苓各12克,益母草、荆芥、防风各10克,炒白术、炒枳壳、苦参、赤芍各6克,砂仁(后下)4.5克,蝉蜕3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饮服。

注意事项:注意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消除臭虫、跳蚤、螨虫等昆虫。调节饮食,忌食鱼虾、海鲜等动风之品。避免过度挠抓,以防继发感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