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在春夏多发 家长要注意预防感染及时避开传染源
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小儿猩红热在春夏多发 家长要注意预防感染及时避开传染源
2015-10-10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春季气温转暖,空气潮湿;夏季天气暖和,空气湿度也较大,因此,春季和夏季也成了小儿猩红热高发的季节。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或携带病菌者通过呼吸、打喷嚏、说话等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15岁少年儿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福雄主任提醒家长要注意远离传染源,防范小儿猩红热的发生。……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有散在发病,但在春夏季节尤为明显,其临床特征为咳嗽、发热38摄氏度~40摄氏度,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褪后明显脱屑。少数患儿患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的损害。

小儿猩红热在春夏多发 家长要注意预防感染及时避开传染源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福雄主任

【专家介绍】

陈福雄主任医师,儿科主任。1983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硕士。1991_1993年赴美留学。专长于小儿血液、肿瘤的诊断治疗,对儿科危重疾病的监护、抢救及新生儿疾病诊治也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小儿猩红热在春夏多发,家长需警惕

据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福雄主任介绍,春季和夏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春季气温转暖,空气潮湿;夏季天气暖和,空气湿度也较大,满足了血性链球菌的生存和繁殖条件,它们得以大量滋生。而在冬季,气温低,细菌的活性有所降低;秋季气候干燥,也不适宜细菌存活,因此在这两个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猩红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或携带病菌者通过呼吸、打喷嚏、说话等产生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细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15岁少年儿童。

患儿发病期间注意多饮水

“一般猩红热患儿会出现皮疹,全身发红,大多数不会很痒,但是猩红热感染之后,临床表现最为严重的就是发高烧严重的患儿会有39摄氏度甚至是40摄氏度的发热,并出现咽喉炎,咽喉充血,化脓,疼痛,但只要能诊断出来,就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如过患儿本身出现炎症反应,发高烧,精神萎靡,炎症局部表现剧烈,那么则要引起重视,譬如控制体温,退烧等,但要注意最好不要用酒精等刺激性药物擦拭全身,因为患儿本身有皮疹。”陈福雄主任如是说。

此外,一定要注意让患儿多喝水,预防患儿出现脱水。如果患儿咽喉疼痛,烦躁不安,可以使用镇静药物帮助患儿镇定和休息。同时,家长要注意患儿的饮食。猩红热患儿饮食应清淡,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伴有咽峡炎的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伴有疼痛,予以软食或流质饮食是很有必要的,如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病情好转后可改为软饭,但仍应注意少油腻及无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

预防感染注意避开传染源

陈福雄主任建议,如果孩子患有猩红热,那么应该隔离。猩红热流行时,未患病儿童应该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如学校发生感染时最好不要再上学,及时避开传染源。

其次,要注意居室的通风透气,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减少疾病传染的几率。如果家中有猩红热患儿要注意餐具与其他人员分开;玩具要用肥皂水清洗消毒。

最后,增强体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增强人体抵抗力,增加疾病的耐受力。(通讯员:韩文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