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躁狂症:可演变成自杀行为
2015-11-03阅读:924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在自杀的人群中,有超过60%是抑郁症患者,但另一种特殊的被称为“躁狂症”的心理疾病被忽略了,“躁狂症”的危害堪比抑郁症,这两种心病都存自杀风险,都可能演变并促成自杀行为。……

在自杀的人群中,有超过60%是抑郁症患者,但另一种特殊的被称为“躁狂症”的心理疾病被忽略了,“躁狂症”的危害堪比抑郁症,这两种心病都存自杀风险,都可能演变并促成自杀行为。

过度兴奋 躁狂症不容忽视

专家说,“躁狂症”和抑郁症同属情感性精神障碍。可这两种可怕心理疾病的症状是完全相反的。“躁狂症”患者最明显的表现是情绪持续兴奋,与人交流时话如泉涌、思维敏捷,有的患者会表现出冲动、爱管闲事、乐于助人,但这些行为都会表现的不合时宜或太过热情、冲动,甚至由此出现伤人行为,往往给人肤浅、幼稚的印象。躁狂症不易引发自杀,但躁狂与抑郁症是两个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情感极端,当过度的躁狂向抑郁症频繁相互转化时,自杀风险就会提高,如未被及时控制或治疗,最终会演变并促成自杀行为。

躁狂症:可演变成自杀行为白领防患“电脑躁狂症”


追求完美 校园心理问题严峻

记者从自治区人民医院防范自杀日宣传和现场义诊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南宁各中高等院校在校生遭遇心理问题情况比较严重。其中绝大多数人过分追求完美,注重成绩排名或对工作生活期望过高。心理医生曾强为此建议,无论你行进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正确地评估自己,分阶段制定切合实际的努力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虚无缥缈的目标只会让自己陷入巨大压力和恐慌中,心理问题就会借此乘虚而入,彻底打乱你的工作和生活。

此外,曾强还表示,上午的义诊活动接诊量并不小,前来咨询的有患者也有健康的市民。其中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引人关注。一名来自大新县年轻姑娘小华(化名)2年前曾因抑郁症自杀,后来经过长期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说起来,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反差和极度期望实现进城愿望对小华心理造成了巨大压力,生病时小华一回大新的家就表现得抓狂、烦躁,深深厌恶家中的一切,并与父母激烈对峙和争吵,因为经受不住严重的抑郁而选择轻生。小华因担心旧病复发今天再度咨询心理医生。曾强说,小华心理方面没问题,只要通过适当的疏导和放松心态,注意多交流如参加集体活动就可消除顾虑。

珍爱生命 自杀者需24小时陪伴

一旦遭遇轻生或自杀正发生时,如何帮助那些心灵破碎的人呢?赵玮琳告诉记者,防范干预自杀依靠心理医生远远不足,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如110、119、社区工作人员和家属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旦发生自杀行为,如您正在现场或接到通知,都应该第一时间给轻生者以帮助和陪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劝解的话语都不要否定或指责自杀行为,而是应该站在自杀者角度,理解其痛苦,并鼓励自杀者述说、宣泄。赵玮琳同时提醒,对于早期发现的自杀行为,不要做太多的劝导,陪伴和关注比什么都重要,此时,握手、扶肩等动作都会给受伤心灵以巨大抚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