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诊疗水平判断
2013-12-16阅读:9399 学员编辑 收藏
第一招:医生望诊、问诊是否仔细。

中医靠观察体会来推演疾病的进展及进行诊断,因此好医生多半会悉心问诊,反复推敲致病原因。“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4个步骤。而只把脉不问诊或单望诊不把脉的医生绝非是你要找的医生。

第二招:病历填写是否详实。

简单草率的病历记载,无法为你复诊或是换地再诊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要知道,对于中医而言,记录越详细,失误率越小。

第三招:医生问诊是否循循善诱。

医生不知该从何问起,说明他对这个病症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观察。这样的医生,还是不找为妙。

第四招:医生的问诊口气,透露经验是否丰富。

一些资质较浅的医生在问诊时,语气多半不确定。“你是不是常腰酸背痛?你是不是脖子很容易僵硬?”问些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症状,这样的医生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第五招:尽管中药相对西药来说疗效略慢,但并非一定要数月方能见效。

一般来说,药效因病而异,只要找对医生用对药,通常吃药一星期就会有好转的感觉。像一般的感冒、便秘、腹泻、失眠等,一两帖药症状就可得以改善。

第六招:医生的态度是否诚恳。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名医也不可能样样都懂、百病都可治愈。说自己什么病都能看的医生,不能找。

第七招:康复天数,医生本应心里有数。

医生所说的康复天数,与实际上身体复原的天数是否基本吻合,也是判断经验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

第八招:针灸不是疼不可耐的苦刑。

一般来说,扎对穴位时,患者应觉得酸、麻、胀,而非疼痛难忍。所以,疼代表你找错人了。

第九招:中医并非完全排斥西药。

虽然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如果你碰到那种对西药存有极大偏见,轻易就让你立刻停止服用西药的医生,你最好还是留个心眼,不要完全信之。

第十招:自己做点功课,有助于找到好医生。

对于某种疾病的症状和目前的治疗方法,可以自己上网看一下资料,以便对其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