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莫让孩子被网瘾“一网打尽”
2015-11-03阅读:930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网瘾问题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根子在家庭教育的不成功、应试教育的失败和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起责任。难道网络真的这么恐怖,真如洪水猛兽一样?或者比鸦片都容易让人上瘾?……

当网络日益侵袭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将我们“一网打尽”的时候,网络上瘾综合症的概念也就逐渐浮出水面,突现于每个网民的眼前。目前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主要表现是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继续。

由于我国网民的整体低龄化,导致了大部分的网民的心志都还不健全,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网民,常常沉迷于各类网络游戏而不知归路。虽然我国还没有具体的IAD统计数字,但有研究表明,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约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是高达14%。

网瘾问题出现在未成年人身上,根子在家庭教育的不成功、应试教育的失败和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起责任。难道网络真的这么恐怖,真如洪水猛兽一样?或者比鸦片都容易让人上瘾?网瘾真的就那么可怕?网瘾戒除专家真的就能够充当网络社会的“白衣天使”?

上瘾并非是网络独有专利,其实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瘾”,只是表现不同罢了。比如经常有人对看电影上瘾、对看武侠小说上瘾、对玩游戏上瘾,只不过我们通常称他们为“电影迷”、“小说迷”、“游戏迷”而已;再比如我们常常说某某是工作狂、追星族,言外之意也是说这个人是一个工作上瘾者,追星迷。而所谓的上瘾、迷、狂仅仅意味着从事某种行为超过了常人所预期的限度。

上瘾是否就意味着是有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通常如果说某人对什么上了瘾,多是贬意,不是表明其有病也是表明最起码该人不正常,有问题。但是上瘾是一很正常的人性反映,是人本身欲望的体现。如果人人都对任何事物没有任何兴趣,都不感冒,那么反而是一种悲哀,试问历史上的哪个行业的权威人物不是对该行业几近痴迷、难止其瘾?再比如对一个未成年人一天上10个小时的网可能很不正常,我们可以称其为网络上瘾者,但是对网络工作人员,比如网站编辑、网络技术人员、程序开发人员,哪个不是一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但我相信他们没几个会认为自己有病、认为自己是网络上瘾者。

网瘾戒除专家的“戒除术”并非是“屠龙刀”。对于任何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心理医生给予长时间的治疗。媒体上报道出来的一些因为沉溺于网络,而发生悲剧的当事人心理都不能称为是完全健全的,绝大多数都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或深或浅的心理病态。其实存在心理病态很正常。

其实每个人都有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对于真正的网络上瘾者,笔者认为就需要真正的网瘾戒除专家使用科学的医疗方法给予长期的治疗。而非仅仅从道德上给予一些说教。网瘾“戒除术”为: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懂得孩子的心态,建立起真正的健康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沉溺网络带来的身体和知识上的缺陷,让他懂得电脑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孩子同步成长。而这些道理可以说是每个成年人都能懂的道理,是一些常识。

其实,网络并不可怕,网络上瘾也不可怕,相反,网络是新时代,高科技的表征物,善用之则既可完善自身,有可造福社会,关键是使用者要有一颗理智而成熟的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是一种科技成果,是我们人类发明的工具。但是这种科技成果如果没有人类智慧、文明、理智的驾驭,也会伤害到人类自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