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糖尿病患者:可以轻松吃主食
2015-11-03阅读:923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如何让病人既能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又不至于使血糖升高呢?在最近召开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中外营养学家们报告了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当前世界各国膳食指导原则都将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降低脂肪摄入量放在首位。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饮食要种类多样、以谷类为主。营养学家们一致认为,成年人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得低于总能量的55%,其中包括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从而引起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代谢紊乱。过去主张的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以控制血糖的基本治疗原则,使得糖尿病患者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实际上这对治疗反而不利。如何让病人既能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又不至于使血糖升高呢?在最近召开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中外营养学家们报告了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不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有“质”的区别

研究人员发现,碳水化合物含量完全相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血糖反应是不同的。同样食用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两小时后,他们的血糖生成指数(GI)分别为大米饭88、烙饼79.6、玉米面粥50.9、豆腐干23.7、西瓜72、樱桃22、果糖23、麦芽糖105。这完全推翻了多年来在糖尿病病人饮食指导中一直沿用的食物等值交换的经典理论,即25克大米=25克玉米面=25克油条=25克绿豆,25克肥瘦猪肉=60克鸡蛋=80克鲤鱼。(“

食物的GI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强。

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为什么会引起完全不同的血糖应答呢?这是由于不同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在肠胃内消化吸收的速度不同所致,而消化吸收的快慢又与碳水化合物本身的结构、类型有关,天然淀粉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越高、直链淀粉含量越低,消化吸收得越快,GI值就越高。葡萄糖和果糖也因类型不同,GI值相差悬殊。此外,加工方式,如颗粒大小、软硬、生熟、稀稠及时间、温度、压力等对GI都有影响。总之,越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GI值越高。

抗性淀粉的发现揭开GI之谜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种被称为“抗性淀粉”的特殊淀粉。它存在于半熟及未碾碎的谷物、生土豆、香蕉以及变性或老化的淀粉中。抗性淀粉的特点是不在小肠吸收,而是进入大肠被细菌发酵后吸收。其消化吸收率在40%左右,从而使GI减低。抗性淀粉的含量随着食品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生土豆含抗性淀粉75%,而新煮熟的土豆仅含3%,但冷却后又增加到12%。抗性淀粉因有益健康,已被许多科学家研究并大大发展,经特殊工艺加工,可使面粉中的抗性淀粉增加到38%。目前,西方人膳食中一般含有10%的抗性淀粉。

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为降血糖出力

人不可能只吃单一食品。营养学家经研究发现,在混合膳食中,不同膳食成分对GI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实验表明,同样食用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GI分别是:纯大米饭83.2,米饭+蒜苗(含膳食纤维2.2克)57.9,纯馒头80.1,馒头+酱牛肉(含蛋白质51克)49.4。这说明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对食物GI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此,营养专家解释说,膳食纤维与碳水化合物一起摄入,由于膳食纤维中含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其细胞壁越完整、越坚(“ 硬,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抑制作用越强,从而抑制了餐后血糖与胰岛素的应答。一定量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一起食入,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降低。GI概念让糖尿病患者轻松吃主食

为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健康食品,中外营养学家通过广泛的人群测试和分析研究,目前已制作出200多种日常食物的GI对比数据。他们认为,GI低于55的为适合糖尿病病人和希望控制血糖者的健康饮食,而GI超过70的食物不仅不适于糖尿病病人和糖耐量异常者食用,也不适用于希望享受健康饮食的人。

引入GI概念以后,可使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选择面更宽,能够更加大胆地选用水果,更多地选用豆类食品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粗制或较少加工的谷类食物,少选择GI值高的谷类及发酵食品,既可满足口腹之欲,又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