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防艾滋,安全套是最好“疫苗”
2015-11-06阅读:923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省卫生厅发布了一项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7966例。今年1~6月,全省新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101例,比去年同期上升28.9%。……

在杭州市江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正式启动。杭州师范大学等浙江5所高校的大学生,将带着1700个红丝带健康“礼包”送进杭州地区的工厂、工地,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发放。

健康包里有6样东西:一盒避孕套、一本健康知识手册、一条毛巾、一只口罩、一副扑克牌、一副指甲钳。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真介绍说,向外来务工人员宣传艾滋病防病知识,让大家增强防病意识,提高防病能力,既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上半年感染及患者1101人,持续多年上升

昨天,省卫生厅发布了一项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7966例。今年1~6月,全省新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101例,比去年同期上升28.9%。

我省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经连续五六年持续上升,针对快速上升的疫情,省卫生厅副巡视员、疾控处处长郑伟说:“我们进行过很多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几乎都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重点人群也是如此。艾滋病目前依然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一旦感染发病,后悔莫及。我们碰到过很多被感染的年轻人,痛哭流涕,后悔也来不及了。”

夫妻间要用套吗?专家说信任第一

据悉,红丝带健康包活动,送出安全套意义重大。艾滋病防控专家比喻,在目前艾滋病无法治愈也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安全套就是艾滋病最好的“疫苗”。我们知道,如果有性病,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会增大,如果性病能够控制得好,那么艾滋病的感染也会相应减少。

安全套可以阻止病毒和人体相接触。记者了解到,美国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夫妻双方有一方感染的,125人坚持使用安全套,另125人间断使用安全套,两年以后,使用安全套组的没有感染的,另一组有12人原来是阴性但是后来感染了HIV。

“提倡使用安全套,那是不是夫妻之间也应该提倡使用安全套?”记者咨询。专家说,夫妻间只要有相互的信任,使用安全套倒不一定是为了防病,可能避孕的功能更多一些。

但如果夫妻双方一方有过婚外性行为,出于保护家人的责任,专家建议,就应当使用安全套,并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检测,不要因为侥幸心理或者鸵鸟心态,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叶真表示,借此活动后将逐步形成各级工商联落实企业,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企业开展防艾知识宣传的模式,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进工厂、进工地”活动的深入开展。

有过“高危为”,最好去做一次检测

专家总结了一下,对疾病的控制,最关键在早发现早治疗。希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能够意识到,为了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去做一次检测。

“高危行为”主要指的是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吸毒,其中最危险的两类,男男性行为和吸毒后的群体性乱。

鉴于艾滋病感染有窗口期,专家推荐在高危行为后3个月左右做检测比较适宜。

主动做检测,如果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毒,疾控部门工作人员会跟进联系,如果需要用药或治疗,可以及时跟上。工作人员对个人信息是保密的。不要等到已经发病了,自己莫名其妙不知道,此时再用药,治疗效果差多了,而且也有可能已经传染给了自己的家人,那就真是“悲剧”了。

目前在浙江,男男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高达8.6%,也就是说,10个男男同性恋者中,就有差不多1个人被感染艾滋病毒,男男传染艾滋病已经到了快速上升的阶段。

专家还特别提醒:80后、90后的年轻人,如果尝试“试婚”、“同居”等婚前性行为,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之前,不妨主动去进行HIV检测,对自己和对方负责。

记者了解到,近期,省卫生厅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广HIV病毒的快速检测,以后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随时做这种检测,半小时就能出结果。鼓励有过婚外性行为、高危行为的人去做检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