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2015-11-19阅读:935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新生儿溶血病也叫做胎儿性成红细胞症,是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有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种病症是因为母亲与婴儿的血型不合导致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时间比较早,病情严重会导致核黄疸,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新生儿溶血病也叫做胎儿性成红细胞症,是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有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种病症是因为母亲与婴儿的血型不合导致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时间比较早,病情严重会导致核黄疸,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引起重视。根据统计,第一胎患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为40%-50%。

中医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中医中,如果怀孕期间一杯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可以用用益母草500g、当归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广木香12g共研成细末、炼密成丸,每天服用1-3次,每次一颗,持续每天服用知道分娩。可以减轻胎儿出生后的黄疸和贫血症状。

婴儿出生之后,如果出现黄疸,皮肤颜色黄,略显晦暗,伴有可有烦躁、哭闹不安、口渴等症状,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主要药材有茵陈、大黄、栀子、茯苓、大腹皮、泽泻、连翘。

如果宝宝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欢喜困难,难以进食,皮肤温度低,有腹水等,则需要用茵陈蒿汤合当归黄芪补血汤加减清热利胆, 益气生血。主要药材包括茵陈、黄芪、生栀子、当归、茯苓、白术、丹参、党参、甘草、黄芩、大黄。

如果宝宝的症状为淤积胎黄,表现为精神疲倦,眼睛泛黄晦暗,皮肤出现瘀斑,拒绝吸乳,呕吐,便血,腹部胀大等,就需要活血散瘀, 疏肝利胆。 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如减,包括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柴胡、鳖甲、枳壳、莪术、茵陈、茯苓。

若宝宝身目黄色日渐加重,神萎,嗜睡,尖叫,双目凝视,口角抽动,就需要进行清热退黄、平肝熄风。可用中药茵陈蒿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包括茵陈、栀子、大黄、钩藤、羚羊角、茯神、竹茹、菊花、生地。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