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避孕药祛痘、推迟月经存健康隐患
2015-12-15阅读:922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龚晓明医生认为,要对青少年进行妇产知识科普要从避孕开始。而其中,避孕药的使用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中国仅有一成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在避孕知识上非常了解,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避孕方面缺乏足够认知,甚至成为一个盲点。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龚晓明医生曾在个人微博中强烈呼吁避孕知识的普及,他说:“如果要让我对青少年做妇产科方面知识的科普,我想要说的是:学会避孕!学会避孕!学会避孕!”

避孕药是一种常规有效的避孕方式,光明网药品频道提示:学会避孕就从学会正确使用避孕药开始吧。

避孕药成分与不良反应

避孕药本身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的复方制剂,二者的比例与药物不良反应有着深厚渊源。现在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含量已大大降低,例如从原来的150微克/片下降到了20微克/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过多雌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不过,长时间服用雌激素确实会增加血管栓塞的风险,虽然含量较低,但也有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因此避孕药说明书会特别指出,对于有血栓形成的病史或前驱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累及血管的糖尿病,具有多种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高血压、血脂、肥胖、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高龄、长时间不动等禁止或慎重使用该药。

避孕药分三种

目前市场上的避孕药多是由不同类型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按作用时间一般可分为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因其副作用较大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方式。

长效避孕药: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又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妇女。主要有复方长效左炔诺孕酮口服片。长效避孕药由于一次摄入激素量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多,目前已不提倡使用。部分女性服用后,会出现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类早孕反应,有时会出血,而且难以控制。

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具有抑制排卵,阻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改变子宫颈黏液性质及改变输卵管正常蠕动等作用。主要有三相避孕片、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片1号)、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口服避孕片2号)、0号避孕药片等,进口药有妈富隆、敏定偶等。短效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达99%,且由于雌激素含量较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应用比较普遍。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适用于40岁以下女性。主要有毓婷、诺爽、保仕婷及米非司酮片。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2小时后再服1片,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副作用比较明显,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昏、乏力、乳房肿胀、出血、月经延迟等。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风险与紧急避孕药原理有关,国家食药监总局已要求新版说明书中需提到,服药后如有子宫异常出血,且不能自行消失,应警惕可能发生了宫外孕。

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服紧急避孕药除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短期内或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多次服用,还可能造成月经紊乱和贫血。另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慎用紧急避孕药。在新版说明书中,提到了乳腺癌女性应禁用紧急避孕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的人和40岁以上女性应禁用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

用避孕药祛痘、推迟月经存健康隐患

暗疮的发病机理是人体内所分泌的雄性激素过盛,避孕药中所含的雌性激素确实可以起到抑制雄性激素分泌、压制暗疮生长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只要一停止用药,暗疮又会复发。这就意味着企图用避孕药治疗暗疮的人需要长期服药,但是,长期用药相当于人为地提高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其副作用不容乐观,对以后的生育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青春期女性千万不要滥用避孕药而导致抱憾终身。

另外,在高考期间口服避孕药以推迟生理期的做法也不完全可取,而且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避孕药,否则很容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轻则引起经期紊乱,重则可伤害肝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