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高血压治疗的关键环节
2015-12-15阅读:928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降压是个硬道理,高血压患者只要将血压长期控制在标准的水平之内,就能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朋友一定要重视您血压的持续达标,切不可有松懈的时候。……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政府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一向高度重视。1998年,卫生部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防治高血压日”,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防治高血压的宣传活动。1999年和2005年卫生部还修订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这无疑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得到了加强。然而,目前在我国人口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升高。根据我国200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了3.1个百分点。与此相关的是,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低,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两大难点。据调查,1991年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率为17.1%,控制率为4.1%:2002年这两个百分比分别为24.7%和6.15%。现在我国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城市,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女性。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当时美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0%,控制率为25%,2000年美国的这两个百分比分别为59%和34%。尽管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在逐年提高,但是我国目前还有2/3以上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随时都有暴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研究证实,血压在120~129/80~84毫米汞柱的人,尽管其血压还未达到高血压的标准,但是与血压小于110/75毫米汞柱者相比,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1倍;当他们的血压从120~129/80~84毫米汞柱升高到140~149/90~94毫米汞柱时,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2倍;当他们的血压大于180/110毫米汞柱时,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10倍。我国的有关研究资料还显示,当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降低9毫米汞柱和4毫米汞柱时,其脑卒中的发生率可降低36%,其冠心病的发生率可降低3%。由此可见,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是呈正比的,患者的血压越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越大。因此,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这就要求一般的高血压病人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中、轻年的高血压病人或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要把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内。临床实验证实,一级高血压患者若单独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使其收缩压降低约10毫米汞柱,可使其舒张压降低约5毫米汞柱:2、3级的高血压患者若单独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使其血压持续降低20/1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

既然通过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获得如此显著的效果,那么,为什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如此之低呢?专家认为,主要有这样4种因素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达标:其一,患者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以后,未能及时治疗;其二,高血压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服药,随意停药;其三,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剂量不足。其四,高血压患者没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要想使自己的血压长期、持续地达标,就要在治疗中克服上述四个方面的失误,同时要做到两手抓;即一方面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膳食合理、适当地参加运动、生活有规律、保持心理平衡。而高血压患者这几方面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其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该病患者必须长期、有规律地坚持服药,对于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可轻易改变。高血压患者必须明白:超越标准的血压,哪怕是超标一个小时,也会使你的身体受到影响,而要想使你的身体健康而稳定,则必须使每天的血压都达标。

总之,降压是个硬道理,高血压患者只要将血压长期控制在标准的水平之内,就能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朋友一定要重视您血压的持续达标,切不可有松懈的时候。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