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舌头对于辣味的敏感程度,似乎也越来弱,夜宵定点的那家鸡公煲,初尝的时候只要“微辣”,后来感觉不过瘾,改为了“中辣”,直到现在的“重辣”,大汗……
舌头对于辣味的敏感程度,似乎也越来弱,夜宵定点的那家鸡公煲,初尝的时候只要“微辣”,后来感觉不过瘾,改为了“中辣”,直到现在的“重辣”,大汗淋漓方觉酣畅无比。虽然只在成都生活了四年,而我的饮食习惯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清淡素雅”到如今的“无辣不成席”,我的胃经受着严酷的挑战。每次聚餐或是夜宵,鸡公煲、小炒肉、麻婆豆腐,只要和辣沾边的,就吃得不亦乐乎,而对于香菇炖鸡等口味偏于清淡的菜肴,筷子都懒得戳一戳,总是觉得“不刺激,没劲”!随着辣味的增加,所点煲的分量也节节攀升,小锅,中锅,再到大锅,越辣,吃得就越多。
酣畅淋漓后,我发觉身体开始渐渐和我作对,从更初讨厌的口臭,到满脸的痘痘,再到后来晨起腹痛,问题越来越多,不由得不引起我的警觉。在满足口腹之欲时,我需要寻找到好的方法来安慰我的身体。
“治病求本”,我开始注意起让自己如此上瘾的辣椒。
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喜欢辣椒,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辣得一个比一个热闹。在四川,湖南,贵州,西南地区当地居民喜欢吃辣椒,主要是因为湿气重,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有去风除湿,散寒健胃之效,后来就渐成习惯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成了“食尚”,从更初流行的四川重庆麻辣火锅,到后来的沸腾鱼、鸡公煲,直到现在的香辣小龙虾馆、湘菜馆遍地开花,大家对辣似乎情有独钟。逐渐地,吃辣已经不分季节,大汗淋漓的天气也不乏满座的辣味餐馆。
为什么身边原先不嗜辣的人,现在都格外喜欢辣椒呢?其实辣椒也有麻痹的作用,而且如毒品,越吃越上瘾。这是源于一种叫Capsiancin的东西,胡椒姜蒜都没有,为辣椒所独有。纯的Capsiancin如海洛因白面,也为白色。这种物质不溶于水,这就是为什么被辣椒辣坏了用凉水冲就是舒服一会儿,只是把热量带走了,没有带走Capsiancin,治标不治本。它可以训练人对辣味的抵抗能力,无论是常吃少量辣的人还是吃几次巨辣的人,就会越来越能吃辣,无怪乎,自己的对鸡公煲的辣味要求越来越高。辣味重了,吃得速度也就快了,自然而然入肚的东西也就多了,肠胃的负担也就重了,于是清晨的时候会出现腹痛。
而更重要的是,辣椒性温热,在冬天或者潮湿气候适当食用可驱寒除湿,如果长期大量食用,非但无用,反而有害。人体就像一口烧着的锅,阴气如同锅中之水,而阳气就是锅下烧着的火,在正常情况下,水和火保持着平衡,水不会多,而火也不会太猛。但当人体吃下了太多火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又没有及时将火消耗掉,人体就会出现火气过旺。锅中的水蒸发得太快,于是就出现了痘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情况。要想身体归于平衡,一方面尽量少火上加油,另一方面,多在锅里添点水。
山药素为中医养生常用之品,一方面可健脾胃,增强消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助阴力”。火上少加油容易做到,大不了少吃几次,而锅里添水,就有些诀窍了。这里就介绍一个秋冬季非常实用的食养靓汤—山药萝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