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影响睡眠的因素
2015-10-19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小儿时期年龄的影响尤为突出。许多常用药物可影响睡眠状态和阶段的分布。各种睡眠障碍均以睡眠-醒节律或睡眠周期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1.年龄 年龄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在小儿时期年龄的影响尤为突出。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20小时,由于受胃排空规律的影响,睡眠-觉醒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以3~4小时为一个循环。以后随着月龄的增加,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每日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睡眠一觉醒周期逐渐延长,到6个月时夜间可连续睡眠6小时左右,全天睡眠时间约15小时。1岁婴儿每日睡眠总时间约14小时,基本建立了较稳定的夜间长时间睡眠加上上、下午小睡的三次睡眠模式。2岁小儿每日睡眠总量约12小时,上午小睡逐渐消失,出现夜间长睡眠、下午一次小睡的两次睡眠模式。大多数2~6岁小儿下午小睡2小时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家庭习惯和社会要求(人学后没有午睡时间),到7岁以后多数儿童午睡习惯消失,每日的睡眠一觉醒节律也由多周期(多相性节律)变为单周期(单相性节律)。成年人日睡眠时间一般7~8小时,老年人5~小时。

年龄对睡眠周期的影响较大。REM睡眠时间及其占总睡眠的百分比与年龄呈负相关,30孕周早产儿REM睡眠约占睡眠总量的80%,36孕周时为60%,40孕周足月儿为50%左右,1~2岁时减至30%,成年人的REM睡眠一般占20%~25%。新生儿入睡后直接进入REM睡眠(或称活化睡眠),没有高幅慢波的睡眠期。新生儿REM睡眠周期较短,约50分钟出现一次,以后逐渐延长,至2岁时平均间隔75分钟出现一次REM睡眠,5岁时平均间隔84分钟。至青少年后,REM睡眠通宵以大约90分钟的间隔周期性地出现。NREM睡眠在足月新生儿约占睡眠总时间的50%左右,以后逐渐增加,至青少年后稳定于75%~80%。

2.药物 许多常用药物可影响睡眠状态和阶段的分布。例如阿司匹林可显著缩短NREM第四期睡眠。苯二氮卓类药物抑制慢波睡眠,而对REM睡眠影响不大。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对REM睡眠有抑制作用。长期使用一种可以抑制某个睡眠阶段的药物,停药后被抑制的睡眠阶段常有反跳倾向。例如快速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以导致REM睡眠增加,甚至出现不正常的REM起始睡眠周期,从而被误诊为发作性睡病。

3.疾病 各种睡眠障碍均以睡眠-醒节律或睡眠周期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科或其他系统的许多疾病,例如先天性失明、各种脑病、严重的癫痫发作、行为与情绪异常、过敏性鼻炎、哮喘、风湿病等,也常常伴有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发热可显著减少NREM睡眠第四期和REM睡眠时间,而唤醒时间和NREM第一期延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