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医灸脐
2013-12-23阅读:10281 学员编辑 收藏
源流与发展

脐疗法历史悠久,其渊源虽无文字可考,熏脐疗法防病治病的传说和后世典籍记载的推测,至少早在殷商时期便已开始应用。

近十余年来,脐疗法的应用更出一股热潮,有关脐疗的文献报道日趋增多。

中医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从经络学来看,脐通过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神厥穴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与阴脉,内联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内通外联,承上启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学证实,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脐部表皮角质层薄弱,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且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各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部皮肤除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且脐下动脉分支也经过脐。且脐部凹陷形成隐窝,药物敷贴后形成自然的闭合状态,药物得以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均利于药物穿透皮肤而被吸收入血,进入血液循环及淋巴免疫系统,发挥药物的全身治疗作用。再者脐部神经敏感度高,通过药物或手法刺激神厥穴周围的神经,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来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等各个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现代药代动力学证明,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可做为透皮给药以及缓释长效的理想给药部位。美国科学研究表明,药物经脐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

可见,脐部给药透皮吸收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给药方式,脐疗是一种有独特医疗价值的药物治疗方法。
上一篇:中医刁氏正脊 下一篇:冷水疗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