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营养要跟上,所以饮食的护理相当重要。但由于患者大多数年龄较少,语言表达尚未成熟,所以照料要比成年人更加困难。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需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这主要取决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范围和程度。但由于绝大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较小,语言表达尚未完全成熟,所以预后也相当重要,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关系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营养补充,有哪些事项是特别要注意的呢?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饮食要根据年龄而定
一般4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喂母乳、奶粉,每日喂6—8次;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加米粉、果泥、肉泥等,并酌情减少喂奶次数;10个月以上的患儿可以吃面条、鸡蛋、肉沫、水果、新鲜蔬菜末等;较大的孩子可以吃三顿正餐:早餐:牛奶、粥、鸡蛋等;中晚餐:以鸡、鸭、鱼、肉、蛋、虾等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新鲜蔬菜为辅,少量面食,吃七八成饱即可,除了三顿正餐外上午9—10点,下午2—3点,晚上8—9点可以吃些水果、蛋糕、饼干等。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喂养问题: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吸吮能力一般均较差,易喘,并易呛到或者出现呕吐;因此,应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喂奶:
1、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按需喂奶。
2、分段喂食,一次不能喂太多,中间应给予休息及排气数次。
3、喂奶最好抱着喂,采半坐卧姿45度,而发绀型患儿采膝胸体位(膝盖靠近胸口),有助于增加吸吮力,更能消化,病婴不易疲倦。
4、喂奶时随时注意患婴情况,如出现发绀,呼吸过快时,就立即停止喂奶。
5、喂奶完毕之后,应拍背排气,予右侧卧位,抬高床头并观察有无溢奶。
6、吐奶时处理:首先把患儿的头侧到一边,轻拍其背部,让口腔内残余牛奶流出,以预防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并且清洁口腔。
7、有呛奶现象的婴儿可喂糕干粉,以免奶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呕吐或大量出汗的体弱小婴儿可用鼻饲法喂养。
8、和正常婴儿同步添加辅食。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尤其控制液体入量(1—5岁儿童入量20—40ml/小时,5—10岁儿童入量40—80ml/小时,10—14岁80—120ml/小时),但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均衡饮食为主,切忌暴饮暴食。尽量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以及味精。
2、如病情需要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时,也要限制水的摄入,避免出现水肿,导致心功能不全。
3、多服用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苦瓜、木瓜、香蕉等,预防低钾血症。如无医生指导,不需要单独服用钾剂。
4、家长应学会记录出入量,维持每天出入量的均衡。
5、饮食要新鲜,以防腹泻加重病情。小儿要控制零食、饮料,不要食用不清洁、过期或含色素及添加剂较多的零食。
6、有心衰病儿,饮食严格限盐,不要吃放碱的馒头和苏打饼干。
总之,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饮食,家长绝对不能太随意,这关系到患儿能否更加迅速地康复。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愈后生长发育与常人无异,家长应尽量避免过分宠爱、娇纵孩子,培养其正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