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上火”到底是什么 中医告诉你真相
2015-12-14阅读:928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时,经常用“上火”这个词来形容。牙痛说是“上火”;眼睛红肿、口角糜烂说是“上火”;小便赤黄、大便秘结说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上火”是中医专用名词。中医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但这种火如果失去制约,火性就会浮炎于上,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上火的原因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引起“上火”。

上火的类型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疼痛等中间部位的火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阴痒等偏下的火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有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

上火的预防

首先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其次,多吃“清火”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常饮绿茶等。三、平时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性食物。四、去掉不良嗜好,戒烟少酒。五、平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受刺激而“上火”。

上火的治疗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其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表。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中焦火”宜用清胃散(黄连5克、生地12克,丹皮6克、升麻6克,当归6克)等,“心火”用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生干草稍各6克)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泄火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孕妇或年老体弱者上火时,切不可滥用泄火药,应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