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慢惊风
2013-12-25阅读:9343 学员编辑 收藏
【概述】

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为特征。基本上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慢惊风辨证属阴属虚。

【病因病理】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精气俱虚,以致筋脉失养,风邪人络。暴吐暴泻可使津液受损,脾阳胃阴俱虚,土虚木亢,木旺化风,或肝血不足,筋失儒养,均可导致慢惊风。急惊风反复抽搐,阴血耗伤,阴虚内热,灼烁筋脉,出现虚风内动。大病久病,气血阴阳受损,也可成慢惊风。总之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有虚中夹实。

尚有因阳衰阴盛出现的慢惊风,见面色(白光)白,四肢厥冷,口鼻气冷,手足蠕动,此即慢脾风,是慢惊风中较严重的一种。

慢惊风与现代医学“小儿惊厥”中“无热惊厥”相似。

【诊断要点】

1.有呕吐、腹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等病史。

2.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也具有惊风八候的表现。

3.根据不同疾病出现的证候,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T等检查,明确原发疾病。

【辩证分型】

1.土虚木亢

症状:神疲面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阵阵抽搐,大便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久泻脾阳不振,则神疲面黄,大便清稀。阳虚则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弱。土虚木旺,则阵阵抽搐。脾虚则嗜睡露睛。

2.阴虚风动

症状:形瘦低热,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时有抽搐虚烦便干,舌质红少津,苔光剥,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为急惊风或其他热病,经久不愈转化而成。热久伤阴,肝肾俱虚,虚风内动,故肢体拘挛强直,时有抽搐。阴虚则低热,形瘦,大便于结,舌红少津等。

3.气血两虚

症状:肢体困惫,精神疲乏,身热起伏,语声低怯,面黄多汗,时时下利,手足搐搦,舌淡嫩,苔薄,脉沉细。

证候分析:肌肉筋脉及关节的正常活动,需气血儒养,病久气血虚亏,出现肢体困惫,精神软弱,语声低怯,面黄多汗。气血已虚,加上时时下利,又伤津液,津血同源,血不养筋,故搐溺不已。舌淡嫩,脉沉细,为气血两虚之象。

4.脾肾阳衰

症状:面色(白光)白,因门低陷,神萎昏睡,口鼻气凉,额汗涔涔,抚之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肾阳衰微,阳气不运,故面(白光)神萎,口鼻气凉,四肢厥冷,额汗涔涔。脾土衰败,肝木侮之,虚风内动,故手足蠕动瘛疭。脾阳虚而寒湿内盛,则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衰之象。

【分型治疗】

1.土虚木亢

治则: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主方:缓肝理脾汤加减。

加减:四肢不温,加熟附子10克(先煎)、川椒10克;时时抽搐,加僵蚕10克、钩藤10克(后下);大便清稀,加炮姜炭10克。煨葛根10克;神疲乏力,加黄芪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健脾抑木,调和营卫的方剂方中人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大枣健脾补气,白芍柔肝抑木,桂枝与白芍、姜、枣又可调和营卫,陈皮理气燥湿。

处方举例:黄芪10克 党参10克 桂枝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白芍10克 山药10克 炮姜炭10克 钩藤10克(后下)僵蚕10克 大枣5枚 甘草6克

2.阴虚风动

治则: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加减:阴虚潮热,加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肢体拘挛强直,加全蝎3克、乌梢蛇10克、地龙10克;阴虚火旺盛者,加黄连3克、阿胶10克(烊冲)。

主方分析:本方为育阴潜阳熄风的方剂。方用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牡蛎、鳖甲、龟版育阴潜阳,鸡子黄滋阴补中,五味子生津宁神。

处方举例:生地10克 麦冬10克 麻仁10克 阿胶10克(烊冲)白芍10克 牡蛎30克(先煎)鳖甲15克 龟版15克 五味子6克 炙甘草6克 全蝎3克 地龙10克

3.气血两虚

治则;养血益气。

主方可保立苏汤加减。

加减:利下不止者,加山药10克、扁豆10克、炮姜炭10克;抽搐者,加天麻10克、钩藤10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的方剂。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补气,当归、白芍滋补阴血,山茱萸、枸杞子、补骨脂、核桃补益肝肾,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山茱萸10克 枸杞子10克 补骨脂10克 天麻10克 钩藤10克(后下)枣仁10克 甘草6克

4.脾肾阳虚

治则: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主方:固真汤加减。

加减:额汗涔涔,手足蠕动,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大便清稀,加山药10克、炮姜炭10克、补骨脂10克;四肢厥冷,气阳虚甚者,可另煎红参4.5~6克,每日分2次口服。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气温阳,温补脾肾之方。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气,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黄芪10克 党参ID克 熟附子10克(先煎)肉桂6克 山萸肉10克 补骨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红枣5枚 甘草6克

【中成药】【简便方】

【其它疗法】针刺:上肢取内关、曲池、合谷,下肢取承山、太冲,牙关紧闭取下关、颊车。用于治疗肢体强直与搐溺。

【注意事项】

1.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2.长期卧床患儿,常改变体位,并用酒精摩擦受压部位。昏迷、抽搐病儿,常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3.积极治疗引起慢惊风的原发疾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