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漏的治疗
2013-12-26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乳漏是指发于乳房部或乳晕部的疮口溃破后,久不收口而成管道的疾病。
本病亦称为乳瘘。为乳房化脓性感染的后遗症。常发生于乳房和乳晕两个部位,以前者多见,预后较好;后者常见于未婚妇女,病程较长。其特点是:疮口脓水淋漓不尽,或流乳汁,或夹有败絮样物质,溃口久经不愈而形成管道。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乳房瘘管和窦道。
[治疗】
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
1.内治
(1)毒邪未尽证
证候:乳房或乳晕部漏管,脓出不畅,疮口经久不愈,可流乳汁或脓血,疮周皮色紫暗;可伴潮热盗汗;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2)气血两虚证
证候:创面肉芽不鲜,时流脓血乳汁,久不收口;伴有纳食不佳,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调补气血,养阴清热。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法
适用于乳房部漏。先用提脓去腐药,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均用厚棉垫加压。无效时改用扩创。
3.其它疗法
(1)手术疗法:适用于浅层皮下漏,亦可用于乳晕部漏。先把球头细银质探针制成弯形,自乳晕部外口探人,由乳头穿出。探查时动作轻柔,以免造成假道,然后沿探针将漏管(包括乳头)全部切开,修剪切口两侧创缘,使其略呈蝶状,并检查漏管有五分支,如有则需一并切开,术后用八二丹纱条填塞伤口,外敷红油膏。若手术时乳晕部外口已成假性愈合,可在该处作一小切口,再用探针从切口探人从乳头穿出,挤压乳晕部可挤出灰白,色脂状物,自乳孔排出,再以探针从该孔探人,从乳晕部假性愈合处穿出,然后按前述方法切开漏管。术后用七三丹油纱条填塞伤口,肉芽新鲜后改用生肌药物。
(2)挂线疗法:适用于乳晕部乳漏。乳晕部漏管,其管道通向乳窍,须将球头探针弄成弯形,方能自溃疡口探人,由乳窍穿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