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详察体质之阴阳虚实
2013-12-26阅读:9602 学员编辑 收藏
妇人经孕产乳以血为用,多见阴血亏虚,故补虚为妇科膏方之大法。然虚有气血、阴阳之分,脏腑冲任之辨,临床妇人纯虚者有之,然兼瘀、兼痰湿、兼气滞者偏多。临证需仔细辨治。
(1)妇人阳虚
临证多见经血淋漓,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压喜按,带多质稀,婚后不孕,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
(2)妇人阴虚
临证多见经事紊乱,色红,量多,或见经间期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烘热汗出,舌红,苔少,脉细数。
(3)妇人气虚
临证多见经事紊乱,量多,色淡,质稀,带多质稀,子宫脱垂,流产,滑胎,面色觥白,自汗,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缓。
(4)妇人血虚
临床多见经事紊乱,后期,量少,甚或闭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晕心悸,唇舌淡,脉细无力。
(5)妇人血瘀
临床多见经行不畅,痛经,闭经,崩漏,色紫暗有块,经行头痛,产后腹痛,恶露不尽,舌质紫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
(6)妇人痰湿
临床多见月经紊乱,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癥瘕积聚,带多,质稠,体胖,嗜睡,胸闷泛恶,舌体胖,苔白腻,脉滑。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