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面对艾滋病,安全套绝对安全吗
2015-12-23阅读:917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现实生活中像刘君一样对艾滋心怀恐惧的人并不在少数,然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艾滋病是不会危及到自己的。……

来自湖北的刘君今年30岁,已成家,两年前从内地到广州来发展,事业小有成就。由于离家的寂寞和生理上的需要,刘君很快便在灯红酒绿的场合中有了多个性伴。一天,他在报上看到广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有所增加的新闻,想到自己的一个在酒吧打工的性伴曾有静脉注射吸毒的行为,心中不免直打鼓,担心对方患有艾滋病,传染给自己,马上跑去做抗体检查。

.hzh {display: none; }

这一检查不要紧,结果对刘君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HIV抗体阳性,做了五六次抗体检查,虽然每次检查结果都是阳性,他仍不愿相信,因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未雨绸缪,几乎每次**爱都戴了安全套,怎么会感染了艾滋病呢?突然觉得事业、钱财、家庭、性爱似乎都变得没有了意义,刘君追悔莫及、惶惶不可终日。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现实生活中像刘君一样对艾滋心怀恐惧的人并不在少数,然而,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艾滋病是不会危及到自己的。但最近,种种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迅猛增加,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我国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速度也在不断上升。

安全套不一定能防艾滋病

安全套除了有避孕功能之外,由于它可以隔开精液和阴道分泌物,阻止性交时男女双方体液的互相接触,因此也能用来防止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所以人们也把安全套叫成避孕套、保险套。但像刘君这样以为用了安全套性交就可以100%的安全、保险是十分危险的。据统计使用安全套预防怀孕约有5%-10%的失败率,如果用来预防艾滋病,效果会怎样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艾滋病病毒直径约150毫微米,比精子要小得多。精子在普通低倍光学显微镜下就能看见,而艾滋病病毒却要用百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微小的艾滋病病毒更容易透过人体有轻微损伤的皮肤、黏膜使人感染。精子只有通过阴道、子宫颈、子宫体、输卵管这样惟一的一条通道才能在输卵管上段与卵子结合受孕,而艾滋病病毒却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的任何轻微而又细小的擦伤进入人体,使人容易感染艾滋病。医学上称性病患者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就是因为性病患者多在阴部患有溃疡,为艾滋病毒的侵入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迅速蔓延。

正常人每次射精可以有数亿个精子,但能够与卵子结合的精子却只有1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大约是每毫升1000万至1亿个,进入人体后的病毒会与多个细胞结合。

以上分析表明,从理论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远比怀孕容易实现。如果用安全套来预防艾滋病,虽然有效地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但也不乏百密一疏情况的发生。另外,与怀孕相比,怀孕的风险只限于女性一方,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却是男女双方都有的。

一般来说,在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高危性行为时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会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失败率,失败原因与避孕失败一样主要是安全套的质量不佳和使用不当引起的破裂、滑脱。例如,许多人认为使用安全套性交影响快感,不能坚持每次性生活都用。安全套是由薄层乳胶制成的,乳胶薄膜越薄,也就容易滑脱。存放时间较久或高温环境,接触油类、酸性和碱性物质等,都可促使乳胶老化,安全套因而变得更容易破裂。其次,在我国目前安全套市场上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安全套的防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外,使用者一般根据本人阴茎勃起时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安全套型号,型号不当时,过松容易滑脱,过紧容易破裂。使用安全套性交必须在射精后不等阴茎疲软,立即抓住安全套根部,连同阴茎一起抽出阴道,否则精液就容易泄入阴道引起感染。性交动作剧烈、粗暴,这也是安全套在使用过程中破裂或滑脱的重要原因。

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交在男女之间以及男性之间传播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不少人认为,使用安全套即可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专家提醒,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据专家介绍,使用安全套感染艾滋病的原因有4个:

一是安全套破裂、脱滑、精液外渗、反复使用或性生活中没有全程使用,都会造成病原体传播;

二是安全套无法覆盖的皮肤出现擦伤或溃疡也有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

三是口交、肛交或其他传播途径也会导致性病传播;

四是阴虱等会通过阴毛及会阴部皮肤接触传播。

.hzh {display: none; }

使用安全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

1、在性交中意外破裂:比如性交幅度过大;指甲或戒指无意中划破超薄型安全套等;

2、安全套型号不合适。过大或过小的安全套在性交时,容易脱落在阴道内或造成破裂,使精液流入阴道。

3、使用前没有仔细检查安全套,结果使用了有漏孔的安全套。

4、戴安全套前没有将安全套前端小囊内的空气挤掉,因此在射精后造成囊内压力增加,使安全套破裂,精液流出。

5、射精后在阴茎软缩之前,没有及时将安全套和阴茎一起从阴道内抽出,阴茎软缩后精液从阴茎和安全套之间溢入阴道。

6、有些人怕安全套影响性感,性交开始时没有戴安全套,待性兴奋达到高潮前快要射精时再抽出阴茎戴安全套,这样就起不到避孕效果。因为男性在射精前已有少量精子随尿道粘液流入阴道。有时即使在阴茎抽出阴道前主观上不想射精,但会不知不觉地有少许精液射出,导致避孕失败。

7、使用不当的润滑剂:据观察若在安全套表面涂上矿物油和植物油如凡士林、普通润肤液等,将在5分钟内减弱乳胶安全套的强度;

8、贮藏不当:安全套暴露于强光、高热、潮湿和臭氧环境会丧失其强度。

因此,选择型号合适的安全套,使用前仔细检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安全套破裂或脱落在阴道内,这时应停止性交,从阴道内取出安全套,再换个小一号的安全套继续进行性交。如安全套在射精时或射精后脱落,则立即从阴道内取出安全套,这样就可以避免避孕失败。

总之,安全套虽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途径传染的有效工具,但在艾滋病流行加速的今天,我们仍要大力提倡坚持夫妻互相忠诚的性价值观,做到洁身自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才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传播途径传染的治本之路!

小贴士:不同人群怎样预防艾滋病

青年 对广大青年进行性健康教育,从多学科角度以科学道理阐明性道德的重要性和性自由的危害,通过中华民族优生的性伦理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洁身自爱,扭转存在于青年人群中的性自由倾向;结合计划生育进行合理和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教育;在农村应结合订立乡规民约活动,提倡遵守性道德;

妇女 强调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危害性要远远超出男性,如怀孕、人工流产及可能引起的后遗症,更易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病毒,以及容易发生一些妇科疾病等;重视妇女生殖健康生育,特别是加强保护自己不受性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育;自尊自重教育,低御性骚扰的教育。

供血员 加强输血传播艾滋病病毒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监督血站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措施;加强不可流动供血和供血前必须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等守法教育。

流动人口(包括旅游者、打工者、海员、出国劳务人员、卡车司机和厂矿工人) 家庭安危教育,个人染上艾滋病病毒将使整个家庭陷入不幸;正确使用避孕套教育;对海员和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性健康教育、突出禁欲无害和手淫无害教育。

特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旅店、宾馆、歌舞厅、酒吧、发廊、桑那浴室、按摩院、路边店等的服务员) 突出女性服务人员的自尊自重教育;性行为轻率对女性的严重危害的教育(见妇女教育)。

性病病人 性病病人应及早去正规医院或性病防治中心彻底治疗,不轻信街头广告,不走私人诊所就医,强调乱投医的严重危害;有关传播艾滋病/性病的法制教育;性病病人更容易染上艾滋病病毒和接受抗体检测的教育;性病的各种严重后果,如终身不育,病毒性性病容易复发和远期诱发癌症;预防家庭内性病传播;动员配偶和性接触者接受检查。

吸毒者 加强血液传播教育力度,使其深刻认识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危险性;突出戒毒和防止复吸的教育。

暗娼、嫖客和劳教劳改人员 暗娼和年轻女劳教、劳改人员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嫖客容易染上艾滋病/性病,危害自身,危害家庭的教育;劳教、劳改人员防止同性恋行为教育。

医务人员 强化遵守消毒法规和无菌操作条例的法制教育和保护病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法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保密的教育;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教育;自我保护教育。

托幼机构医护及保育人员 强化遵守消毒法规和无菌操作条例的教育;保证儿童计划免疫注射一人一针一管;爱护儿童的职业道德教育。 .hzh {display: none; }

公共服务人员(理发、美容、修脚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强化遵守消毒法规的教育,做好工具消毒;无菌观念教育;保护顾客健康的职业道德教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 防止悲观绝望教育:教育内容要给感染者有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使其了解潜伏期可能长达10年以上,只要坚持遵守医嘱,定期复查,就有可能长期保持健康,延迟发病。

艾滋病病人应遵守医嘱,及时治疗机会性感染,延长生命,争取时间,等待特效药问世;防止自暴自弃教育:让感染者知道艾滋病病毒亚型多、毒株变异多,不同的毒株毒力不同,受感染后并非再也不必害怕受第二次艾滋病病毒感染,而是需要防止受另一亚型或毒力更强的艾滋病病毒株感染,或其他性病的合并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为此仍然需要洁身自爱和采取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措施;有关防止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法制教育;进一步保护配偶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教育;动员配偶或性接触者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及家属不歧视并照顾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教育;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避免怀孕的教育;正确对待可能来自各方面的歧视的教育。

小编导读:所谓的高危性行为,是指有可能传播性病、艾滋病的性行为的统称。一般指无保护(安全套)的肛交、阴道交和口交等。专业的说法可以认为是有体液交换和粘膜接触的性行为,在这种行为时,病毒或病菌会进行传播,所以称高危性行为。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性道德的逐渐宽松,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性伴侣数量增多,性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

中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感染者数量在不断增加,尽管如此,对普通百姓来说,艾滋病一直让人讳莫如深。“艾滋病”从来便是一个黑色的词,在大部分人眼里,它与性乱、吸毒、卖淫嫖娼、死亡等字眼相关联,那是一种比“癌”更加恐怖的致死疾病。更严重的是,根据调查,在知晓感染者身份之后,有四分之一的工作者,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员和教师都持有负面和歧视的态度,艾滋病病人要承受的不只是疾病本身,还有身上因为受歧视而套上的枷锁,他们无法向周围的人坦白,无法公开身份,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正规的治疗。2009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每到此时,有关艾滋病的新闻铺天盖地,关注度达到最高峰。但我们期望,关注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人,不只是在这一天;我们期望,有一天艾滋病也能如同感冒一样被普通看待。毕竟,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们来说,他们既不希望被人们遗忘甚至歧视,也不希望被人过多地关注,他们想得到的只是正常的对待。

此次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项目,由小编发起,通过科学方法对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力求通过客观、科学、严谨、专业的调查手段与统计、分析方法,体现本次调查的专业性、权威性,同时结合小编自身在健康行业中的专业特性,针对队艾滋病认识的不当之处以及如何正确远离艾滋病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分析和专业建议。本次调查数据在经过筛选统计之后绘制成表,由小编行业专家撰写《2009年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报告》,并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科研单位及个人使用。


一、“性乱”人群比例高 艾滋病在身边

“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近半人有过“危险性交”经历


参与本次调查的网友中,42%的人承认最近一年自己曾与性工作者或者临时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58%的人表示自己最近一年没有发生临时性关系。

所谓的高危性行为, 是指有可能传播性病、艾滋病的性行为的统称。一般指无保护(安全套)的肛交、阴道交和口交等。专业的说法可以认为是有体液交换和粘膜接触的性行为,在这种行为时,病毒或病菌会进行传播,所以称高危性行为。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性道德的逐渐宽松,相当一部分人群的性伴侣数量增多,性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一部分人可能拥有多个性伴侣,婚外性伴侣或者高危性行为,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染的重灾区。

“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超过三成人认为安全套防艾滋“不太可靠”


参与本次调查的网友中,51%的人认为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11.5%的人认为不能;32.5%的人认为安全套预防艾滋病,不太可能;5%的人表示不清楚安全套到底是否能有效预防艾滋。

“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临时性交 安全套不是“必须品”?


调查显示,除了30%的人表示没有与性工作者或者临时性伴侣发生性关系外,46.5%表示自己在与性工作者或者临时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肯定会用安全套;19.5%的人表示自己偶尔会用安全套;也有4%的人表示从来不用安全套。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避免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有效方法。从15世纪起使用羊肠安全套预防梅毒,到现在由橡胶制成的安全套,安全套在防止性病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艾滋病也是如此。正确使用安全套基本上可以认为能100%预防艾滋病,但有些人没有坚持性生活全程使用,或者由于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导致安全套破裂,这样实际上没有完全发挥安全套的作用。对于无法100%预防的问题,广州市艾滋病防治所王晔副主任这样认为。对于因为安全套的乳胶分子间距可能会大过一些病原体的大小,因此会有病原体通过安全套造成感染,国外也有过报道,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极端的案例,不应据此怀疑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和性病中的巨大价值。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陈谐捷主任同样认为: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体液的交换。如果其中一方患有艾滋病,那么他(她)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都会含有艾滋病病毒。安全套虽然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也并不排除性生活中安全套破裂、安全套脱落等情况,使得双方生殖器暴露在高危病毒之下。而且性生活中,双方生殖器官摩擦,很容易造成难以发现的粘膜破裂或者皮肤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发生体液接触,从而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陈谐捷主任表示:坚决反对“性乱”这种行为,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不确定避免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能够大幅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而且使用中,要高度注意安全套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同志”之间的肛交,避免在性生活中出现安全套破裂、脱落等情况,从而使得“高危性行为”的危险降到最低。

二、危险性行为后 被“恐艾症”吓倒“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高危性行为后出现的艾滋病“相似症状”


在艾滋病高危行为后,接近一半的人受到相似症状的惊吓,其中有13%的人出现发热症状;10%的人恶心呕吐;18%的人出汗全身乏力;20%的人皮疹、皮肤异常;9%的人淋巴结肿大;16%的人生殖器异常;6%的人表示受过其他相关症状的“惊吓”。

“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到医院检查 三成人曾经“虚惊一场”


关于有没有试过因为出现相关症状而到医院检查艾滋病这个问题,31.4%的人表示曾经试过,结果是虚惊一场;还有13%的人想去,但因为害怕等原因没有去;也有1.8%的人表示已经确诊感染艾滋病。

09年,“恐艾”忽然被人们所熟知,源于一个特殊人群的四处奔走,一大批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都有过高危性行为,都出现了类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症状,都有一定的传染性,都在进行积极治疗但收获甚微……经过媒体报道,“神秘病毒”一时席卷网络与媒体,“未知病毒与恐艾症”“数千人高危性行为后感染未知病毒”……纷至沓来。

虽然大量专家开始批判和将这些症状归罪于“恐艾症”,但是这些证据并不能让这恐慌的人群信服。他们排斥“恐艾症”这个说法,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恐艾”。但是根据各级医院、疾控部门甚至国家级疾控部门的检测,他们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有被查出肝炎的,有被查出肺结核的,唯独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陈谐捷主任介绍说:根据这些人的描述和医学检查结果来看,最大的可能性仍然是“恐艾”。不仅仅是这么一群人,临床上他也遇到过不少的“恐艾”患者。他们口述的症状和艾滋病病人都很想,例如发烧、舌苔发白、体重下降等等,但是没有一个理由经得起推敲。

“恐艾”理由多为网上查询 对号入座

一个有意思的特点是,这部分高度“恐艾”的人,多数是属于高智商、高收入的高知人群。这些人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医疗知识,在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情况下,懂得主动上网查找艾滋病病人的症状,然后对号入座,长期重复的进行检查,以求确诊自己为艾滋病病人,最终变成不折不扣的“恐艾症”。

为何称这些病人为“恐艾症”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陈谐捷主任为我们一一解释了这些“恐艾”人群高度恐惧的“艾滋病症状”。

首先,这些病人的检查结果都在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例如感冒,很多“恐艾症”的患者虽然都有发烧症状,但是都在37.8℃~37.4℃之间,属于正常的低烧;部分“恐艾”者反映体重下降,但是陈谐捷主任介绍说,这部分人群长期紧张、忧虑,睡眠质量极差,寝食难安,体重下降反而是正常反应,而且,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在这些人群中,一个都没有检查出来。

最重要的是,众所周知,艾滋病是有一定潜伏期的,少则1年,多则10几年,但是这部分患者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1到2个月后到医院检查,并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说自己出现了艾滋病病人的症状,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心理作用。

三、了解艾滋病 远离艾滋病“性乱”比例高 “恐艾症”易袭高知人群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非常脆弱”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60.4%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就会死亡;30.2%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一分钟不到就死亡了;还有9.4%的人认为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一直能够存活,不会死亡。

对于这个问题,广州市艾滋病防治所王晔副主任医师指出,国外相关报道认为艾滋病病毒在干燥环境中一般2小时左右会死亡,也有认为几十分钟会死亡,总之HIV病毒在外界环境中非常脆弱。但实际上HIV从来不会单独存在于空气中,而且除非接触到伤口,否则没有传播的机会。

四、对待艾滋病人 误会越深歧视越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