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专家提醒:夏日腹泻应防“肠易激综合征”
2015-12-23阅读:9161 学员编辑 收藏

……

在一家商城上班的陈小姐,一段时间以来常常腹泻。因听她外婆说“千金难买六月泻”,就忍着。直到近日才去医院,经诊断是肠易激综合征,即IBS,经对症下药,病情才有缓解。

上海市曙光医院消化科主任郑舜华说:“江浙沪地区流传的这句老话,实际是不科学的。夏日是腹泻的高发期,查清原因对症治疗很有必要。”

IBS,即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腹泻病,时下正在白领及大、中学生中间流行。患者腹痛、便稀、腹泻,有时便秘和便稀交替出现,无病菌,却久治不愈。这种病在夏季的消化道门诊中,约占总数的30%以上。

郑舜华介绍说,腹泻根据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一般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反之则为慢性。急性腹泻可能是由于食物中毒、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引起的。慢性腹泻的原因很多,由肠结核、克隆病、慢性痢疾、慢性胰腺炎、结肠癌等引起。此外,甲状腺亢进、尿毒症、滥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等,也可造成腹泻。IBS,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之后的慢性功能性腹泻病。

郑舜华说,临床研究证实,肠道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人的肠道与大脑相关,大脑过度疲劳,易产生脾胃虚弱,肝脾不和,精神抑郁、焦虑等;再加夏日住空调房、吃冷食过多、睡眠不良等,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使腹泻频繁发生。目前,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还不清楚,患者应解除顾虑,听从医生有关膳食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少吃冷饮和油炸的食品。多休息保持精力、放松神经也可减轻腹泻症状。郑舜华认为,中医药对治疗IBS有优势,可调节情志改变,双向调节肠运动,健脾疏肝、行气导滞。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而顽固的患者,在经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后仍不见效的,可采用心理治疗或用抗忧郁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