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日常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眼珠发黄,眼珠
2017-04-04阅读:9658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眼珠发黄怎么办
二、眼珠发黄是什么原因
三、从眼睛异常看健康

眼珠发黄怎么办

1、眼珠发黄怎么办

肝开窍于目,眼睛的问题,不论是眼干,眼黄,视物模糊都是肝脏的问题。建议你挂中医科或直接去中医院就行了。中医可以对你的身体进行全面调理、辩症施治,当然病根还应该在肝上。而看西医的话,只能针对你的眼珠发黄做出治疗,治标不治本。

其中营养不良、外界环境因素、使用某些药物等都有可能导致眼睛发黄,通常可以分为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首先保持充分的睡眼。 其次多吃动物肝肾喝牛奶,吃鱼、海带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再者再去医院仔细检查治疗。 然后掌握健康的四大支柱:心情愉快、营养均衡、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真正做到此四条,轻轻松松活到一百岁。

眼珠发黄怎么办

2、病理性原因

2.1、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引起肝细胞病变时发生肝细胞性黄疸,可引起眼睛发黄;

2.2、胆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胆结石发生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时,致使肝内胆汁淤积、尿胆红素吸收过多所致梗阻性黄疸而引起眼睛发黄;

2.3、患有贫血、疟疾等疾病时也可导致胆红素异常升高时而引起眼睛发黄;

3、护肝明目的药膳

3.1、枸杞粥:杞子20克,大米60克与大米同熬成粥食用。非常适当那些常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

3.2、枸杞子猪肝汤:枸杞子适量,猪肝适量,同煲成汤。猪肝所含维生素A丰富,二者匹配养血明目。

3.3、枸杞桑葚粥:枸杞子5克,桑葚子5克,山药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同熬粥食用。枸杞子、桑葚养血明目,山药、红枣平补肺肾、益气健脾。视力疲劳者如能每天早晚两餐,长期服用,即可以清除眼干疲劳症状,又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3.4、猪肝绿豆粥: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同煮,八成熟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好后加入调味品。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非常适当那些眼干不适,面色发黄,视力减退、视物含糊的体弱者

眼珠发黄是什么原因

1、饮食不当

当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或服用有色药物时,也会造成眼球黄,此时调节饮食就可以恢复。

2、揉眼睛

可能在您平时的生活环境中有较多的风沙,而您的眼睛又比较大或者睫毛较短少,因而眼中吹入沙尘的机会较多。同时,您每天在电脑面前操作的时间较长,这两种因素造成了您有经常揉眼睛的情况发生。此时应避免揉眼睛,过一段时间,眼睛发黄现象就会消失。

眼珠发黄怎么办

3、肝胆疾病

眼睛发黄,通常被称为黄疸。一般是有肝胆疾病才会出现巩膜(俗称眼白)发黄,多见于黄疸型肝炎或者淤胆型肝炎。引起黄疸的原有两大类,一种是肝细胞性黄疸,即肝细胞坏死引起;另一类是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道阻塞而引起的。眼睛发黄只是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所谓治病求本,把肝病治好了,眼睛黄自然就会消失。

从眼睛异常看健康

1、眼睛发干

1.1、更年期

更年期激素变化会导致眼睛发干。利兹大学眼外科专家詹姆斯·鲍尔博士建议,每10分钟闭眼休息20秒。选择不含氯化苯甲烃铵的人工泪液。

1.2、暴露性角膜炎

睡觉眼睛闭合不当、眼外伤及眨眼不够都会致病。用人工泪液可治疗。

眼珠发黄怎么办

2、眼睛多泪

2.1、泪腺管堵塞

感冒及衰老等原因会导致泪腺管堵塞,进而诱发炎症、多泪、鼻子肿胀疼痛。

2.2、干眼病

迎风流泪多是干眼病,眼睛有灼热感和异物感。建议多补充水分,使用人工泪,必要时应就医。

3、眼睛瘙痒

3.1、眼睑炎

细菌感染和红斑痤疮都会导致眼睑炎。眼睑炎无治愈良方,但在开水中加点苏打粉,再用棉球蘸着,沿眼睑轻擦,每天两次可缓解。

3.2过敏结膜炎

接触花草、花粉、树木等会导致季节性结膜炎,而霉菌、粉尘和宠物毛则会诱发常年性结膜炎。远离过敏源有助于缓解病情,另外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和内固醇喷鼻剂。

上一篇:葛根粉,葛根 下一篇:维生素e,维生素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