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什么是干燥综合症,我国医学上是如何解释干燥综合症的呢,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通过以下的文章让我们简单的了解。……
什么是干燥综合症,我国医学上是如何解释干燥综合症的呢,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通过以下的文章让我们简单的了解。
干燥综合症属于中医“燥症”范畴,症候表现以内燥为主,也有外燥表现。多因内热津伤或久病精血内亏,或失血过多,或汗,吐,下后伤津液所致。因此我们把滋阴清热,养血润燥作为主要治疗法则,即所谓“顾正似是而非需养胃存津,化邪但需润肺化燥”。 干燥综合症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正值肾阴虚衰之时,尤其从本病的发生,发展来看,肾的精力衰竭,不能蒸泌津液,遍布全身是其主要病理,所以治疗干燥综合症,就要从治肾入手,滋肾润燥,生津益阴,肾阴充则五液充,则腺体分泌功能正常。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干燥综合症专科经长期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了 “滋肾通腺”的新见解,研制出“润燥灵胶囊”系列制剂,补益肾精,疏通腺体,调整免疫机能,消除口眼干燥症状,防止系统受害,尤其能修复溃肠,改善吞咽困难等。>>>干燥综合征患者应怎样调理?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症属于燥症范畴,人体津液的生成与散布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泪,涎,唾等津液,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因燥邪外袭,风寒热邪化燥伤阴,或素体阴虚,禀赋不足,或汗、吐、下后津液伤亡等,使阴津、气血不足,血瘀络痹所致。肾为水藏,主津液”,肾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津液的散布尤为重要。
干燥综合症的病理机制多与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
中医病症主要是辨证论治,它是个体话的治疗,干燥综合症有何特点,我们在临床上观察有几个特点,阴虚内热、气虚血瘀兼有燥毒。
长期口干眼干“千万别大意”
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泪液、唾液的减少,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它可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和皮肌炎等多种结缔组织病。长期口干眼干跟干燥综合症有关吗?
不难得知,干燥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吃干食必须水送,多发龋齿;眼干,有异物感,泪液减少,甚至无泪;反复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肿胀。多系统损害包括肺间质病变、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肾小管酸中毒、血液系统损害、淋巴瘤等等。
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痹证”、“燥痹”。它的发病与先天不足、后天损伤、外邪侵袭有关。基本病机为津液之化生、运行、敷布失常。临床常分为燥邪犯肺,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脾胃阴虚,气血瘀阻等证候,临床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方药。
多年来,北京安定门医院内风湿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获得良好效果,尤其应用健脾益气生津法、健脾益气通阳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使众多干燥综合征患者解除病痛,流出了久违的眼泪。
经前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健脾益气生津法、健脾益气通阳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确有良好疗效。通过健脾益气,化生津液,通达阳气,津液随阳气敷布、上承,濡润肌肤及口、眼等清窍,荣养周身脏腑,再配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剂,不仅明显改善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症状,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专家介绍,长期口干眼干千万不能大意,因为这有可能是干燥综合症的一种征兆,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到医院找专业大夫进行相关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干燥综合症要注意哪些事项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该病多侵犯唾液腺和泪腺,是一种慢性炎症,生活重要注意防治,防治复发。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保持心情愉快,听从医嘱,定期复查。
2、饮食: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包括丝瓜,、芹菜、黄花菜、藕和山药等,避免吃辛辣、油炸、过咸和过酸的食物,平时的营养品不能限制太严。
3、注意口腔卫生:口干、唾液少、龋齿和舌皲裂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增殖,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选用软毛牙刷为宜,饭后漱口,忌烟酒,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继发口腔感染者可用多贝尔液漱口,有龋齿者要及时修补,平日用麦冬、沙参和甘草等中药泡水代茶饮保持口腔湿润,口腔念珠菌感染者可用制霉菌素。
4、保护眼睛:眼泪少使眼干涩,防御功能下降,异物感,可引起角膜损伤,易发生细菌感染、视力下降及其它眼病,应注意防止眼干燥,可用人工泪液。
5、低钾性肾小管酸中毒者:注意长期补充20%枸橼酸钾和小苏打,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
6、口腔溃疡者:用金银花、白菊花或乌梅甘草汤等漱口或代茶饮。
7、鼻腔干燥者:用生理盐水滴鼻,不用油性润滑剂,以免吸入引起类脂性肺炎。
患有干燥综合症要注意在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不仅对疾病治疗有帮助,而且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症状带来的痛苦。
中医护理干燥综合症饮食显优势
让无数人失去了白嫩细腻的肌肤的罪魁祸首是干燥综合症。甚至让很多爱美的患者失去了希望和自信,身心担负着重大的压力。专家建议要积极治疗干燥综合症,同时注意干燥综合症饮食选择,最好多吃水果。那么中医护理干燥综合症饮食有哪些优势?
中医护理干燥综合症饮食的特点是阴津亏虚为本,燥热火气为标,从而表现为两目、口腔、皮肤、阴道等的燥热津伤之象。
因此,中医护理干燥综合症饮食措施偏于甘凉滋润,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如豆豉、丝瓜、芹菜、红梗菜、黄花菜、枸杞头、芹菜、淡菜、甲鱼等清凉食物。
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鲜藕等,也可甘寒生津。口舌干燥者可以常含话梅、藏青果等,或常饮酸梅汁、柠檬汁等生津解渴饮料。
应避免进食辛辣火热的饮料和食物,以防助燥伤津,加重病情。忌食辛辣、香燥、温热之品,如酒、茶、咖啡、各类油炸食物、羊肉、狗肉、鹿肉,以及姜、葱、蒜、辣椒、胡椒、花椒、茴香等,并严禁吸烟。
因为干燥综合征病程长,要正确对待饮食宜忌的同时,亦不可忌口太严。长年忌口太严,反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于病情不利。
预防干燥综合症不能光靠补水
专家提醒大家,秋天会出现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的症状,但总是觉得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就要当心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干燥综合征与秋燥有何区别?又怎样预防干燥综合症呢?
干燥综合征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临床上病人出现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表现为眼及口的干燥。腺体外的脏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血管等均有可能累及,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干燥综合症状的人,判断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还要检查其有无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确是秋燥症还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预防干燥综合症不能靠补水,然而秋燥却以补水为主辅以食疗。
秋燥症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预防秋燥症,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预防干燥综合症应该平时应戴防护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