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科学家在南海深处找到抗糖抗癌化合物
2015-12-23阅读:928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在我国南海深处,生活着很多外表艳丽的软体动物,它们看似毫无防卫能力,其实蕴藏着抵御生物捕食的特殊化学物质。上海科学家就从这些物质中,提炼出了抗糖尿病、抗肿瘤的新药先导化合物。……

昨天,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承担的市科委一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南海低等无脊椎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窥到了海底生物的宝藏。

.hzh {display: none; }

据药物所的郭跃伟研究员介绍,目前,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研究是国际上的一个科研热点。对药物开发来说,陆地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已进行了一百多年,而海洋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才进行了几十年。事实证明,海洋是个“医药宝库”,具备开发新药的巨大潜力。

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是郭跃伟课题组与意大利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两年来,他们在南海找到了100多种海洋生物,从其体内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颖结构的海洋天然化合物。这些生物中,软体动物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着重研究的是裸鳃类软体动物,它们没有外壳,柔软的身体暴露在外,色彩艳丽,十分抢眼。”郭跃伟表示,“按理,这类动物很容易被鱼类发现、捕食。”但其实,它们通过捕食珊瑚、海绵等生物,吸收了后者的特殊化学成分,并在体内“加工”,形成了具有防卫功能的有毒物质。鱼类一旦咬它们,就有可能中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毒素’。”郭跃伟说。经过两年研究,他们用多种技术,从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身上得到了多种新药先导化合物,分别对Ⅱ型糖尿病的靶标分子,肺癌、肝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这些成果都申请了发明专利。其中,能抑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导化合物获得了“德彪—CCRF”中国奖一等奖。如今,药物所专家已对部分化合物进行动物实验,力争使海洋生物早日变成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