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被赤潮毒化的海产谨慎食用
2015-12-24阅读:918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人若吃了这些贝、螺,就会中毒。……

夏季去海边旅游的人增多,各种海产品的销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吃了被赤潮毒化的海产品,将可能导致中毒。

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这些藻类大多含有毒素,当其大量繁殖、集结时,会使海水呈赤红色,故称其为赤潮。赤潮不但是生态环境遭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海域被污染、被毒化的过程。贝类、螺类摄入这些有毒的藻类后,自身不中毒,但能将其毒素储存在体内,人若吃了这些贝、螺,就会中毒。所以赤潮污染期及其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受污染海域的海产品暂时不能吃。

有毒贝类、螺类的毒素主要有三种:

1.石房蛤毒素石房蛤毒素属神经毒素,能阻碍神经冲动的传导,使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受到抑制,使人发生麻痹。该毒素易溶于水,耐热,经加热至100℃并持续30分钟仅能消除一半。进食后,毒素在胃肠道内吸收迅速,30分钟之内即可发生中毒症状。人经口进入时的致死量约为0.5~0.9克。此外,这类毒素对胃肠道还有直接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2.贝毒素贝毒素属消化系统毒素,除造成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外,主要是损害人体肝脏,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萎缩,吐血,甚至昏迷死亡。

3.光敏性毒素是一种对光敏感的物质,大量摄入后经过日光曝晒,会使人面部及肢体的暴露部位发生红肿样皮炎,病人有灼热、发痒、发麻及胀痛感觉。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控被赤潮污染的贝类、螺类海产品上市买卖,避免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旦中毒,患者应在食后6小时内尽快催吐、洗胃、导泻,这样可大大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症状。医生还可用药,促使毒素尽快从肾脏排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