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初步了解过动症患童
2015-12-23阅读:923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简称ADHD)和学习障碍一样,是属于隐性障碍,也是这几年才渐渐受到重视的障碍类别。相对于学习障碍是属于认知方面的障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精神科分类上是属于行为方面的障碍。……

许多人可能听说过“过动儿”, 但对其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并不了解。过动儿的学名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童(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e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译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根据统计,美国的孩子中(4-18岁), 约有百分之五罹患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过动儿最主要的症状为- 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过度活动。若不适时诊断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和帮助,这个原属生理方面的问题,会渐渐的影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造成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心理、人格等各方面发展的问题, 进而更引起家庭和社会问题。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简称ADHD)和学习障碍一样,是属于隐性障碍,也是这几年才渐渐受到重视的障碍类别。相对于学习障碍是属于认知方面的障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精神科分类上是属于行为方面的障碍。虽然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不一定会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的现象,而注意力不足过动的孩子也不一定有认知方面的缺陷,但是确有很大比例的孩子兼跨这两种障碍。依据美国学者McKinney的估计,有10%的ADHD的孩子同时有学习障碍的缺陷,而有15%~80%的学习障碍的孩子兼跨ADHD的症状。美国过动儿协会(CHADD)的网站中的资料则为有85%的ADHD的孩子有学习障碍现象。这两者障碍之间的关系的确值得重视。

DSM-Ⅳ中有关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标准在编辑接咨询电话的实务经验中,也有很多家长问到有关孩子注意力不足及过动的现象,因此本文首先将美国精神医学诊断手册第四版(DSM-Ⅳ)中有关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标准说明如下,让读者对此症有初步的了解:

(一) 注意力缺陷型:

以下症状中至少出现六项以上,并持续六个月以上,其严重程度到达与个体心智发展不相符合的程度且导致个体适应不良:

1、常常无法注意细节,作功课或其他工作时常粗心大意 。

2、做事或玩耍无法持续专注。

3、好像常常‘有听没有到’(有听到,但没反应)。

4、常常无法照着指示去做,且无法完成功课或家事零工或工作场所的职责(不是因为不想做,或是听不懂指令)

5、做事、活动时常没有组织条理。

6、常逃避或讨厌需要专心去做的事(例如学校功课)。

7、常常搞丢东西(如作业本、铅笔、课本、工具或玩具)。

8、很容易因外界无关的刺激而分心。

9、常忘记每天该做的事。

(二)过动-冲动型

在下列与过动和冲动有关的项目中,至少有四项持续出现六个月以上,其严重程度到达与个体心智发展不相符合的程度且导致个体适应不良:

过动:

1、 常常不安的玩弄手和脚,或是在座位上扭动不安。

2、 在教室经常离座,或是在应该坐着的场合坐不住。

3、 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年人是主观坐不住的感觉)。

4、 很难安静的玩游戏,或从事休闲活动。

5、 一直不停地动、停不下来。

6、 经常说话过多。

冲动:

7、 常在问题未问完时抢答。

8、 在游戏或全体活动时,很难耐着性子排队或轮流。

9、 在别人谈话或游戏中常插嘴或打断别人。

(三)复合型:若在过去六个月(一)和(二)都 符合者。

在鉴定以上三型ADHD时,还必须符合以下要件:

1、 在七岁以前即发生。

2、 这种症状必须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场合都会发生(如在学校和在家里)。

3、 必须有明确证据显示社会、学业、或职业功能存在着临床重大损害。

4、 不是随着广泛性发展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和其他精神病一起发生;也不是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情绪障碍、焦虑型障碍、解离症或人格障碍等一起发生的症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