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需早治
2015-12-24阅读:9266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

由于小儿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婴幼儿可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会影响言语、智力发育,因此应该引起家长足够重视。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

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

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也易患本病。

2.感染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免疫反应

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一种由抗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

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

1.听力下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起病之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常伴有自听增强。如仅有部分鼓室积液,低头或躺下时听力有改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袭,听力逐渐下降而说不出发病的确切时间。由于小儿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婴幼儿可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则常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等。如果单耳患病,则听力下降不易被发现。

2.耳痛 急性起病时常有耳痛或耳胀痛,也常常是儿童患者早期唯一主诉。慢性患者多无耳痛或有时耳内隐痛,或合并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时,才出现耳痛。耳内有胀闷感、阻塞感,用手按压耳门可获暂时的缓解。

3.耳鸣 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其他 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以及病因治疗

1.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

可根据病情酌情选择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为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喷鼻剂,每日3~4次。也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等。

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给予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短期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调适温暖,注意清洁卫生。

2.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应及早治疗。若鼻涕多者,擤涕时宜采用吸入而后吐出或一侧擤的方法,不可过分用力,以防鼻涕进入鼓室引起感染。

3.鼻和鼻咽部的炎症导致咽鼓管阻塞时,应及早使用喷鼻剂,使鼻腔黏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促进中耳内的渗出物及时吸收。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